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如图,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开展这一运动的法律文件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事件的完成,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材料一: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如图,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开展这一运动的法律文件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事件的完成,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2.
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他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响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盛大的群众游行……
(1)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今天”指哪一天?材料中事件发生在什么地点?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2)材料中奏响的歌曲《》是什么?“28响”象征着什么?
(3)为什么“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1)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今天”指哪一天?材料中事件发生在什么地点?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2)材料中奏响的歌曲《》是什么?“28响”象征着什么?
(3)为什么“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3.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往往蕴含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人名,回答问题。

(1)甲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哪一次战争?请列举此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
(2)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是指什么?“那历史性的一刻”有什么历史意义?
(3)丙的梦想实现得益于哪一历史性事件?法律依据是什么?
(4)丁所说的“西藏人民的喜事”是指什么?
(5)请你按照甲乙丙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来进行排序。
(6)把上面提到的四件大事综合起来,请你确定一个探究的主题。

(1)甲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哪一次战争?请列举此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
(2)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是指什么?“那历史性的一刻”有什么历史意义?
(3)丙的梦想实现得益于哪一历史性事件?法律依据是什么?
(4)丁所说的“西藏人民的喜事”是指什么?
(5)请你按照甲乙丙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来进行排序。
(6)把上面提到的四件大事综合起来,请你确定一个探究的主题。
2.选择题- (共32题)
6.
***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
B.抗美援朝的胜利 |
C.土地改革的完成 |
D.西藏和平解放 |
7.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另一种政治力量,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里的“根本性的变化”是指
①民族的独立
②人民的解放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①民族的独立
②人民的解放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 |
8.
当年,号称“西藏通”的英国人查尔斯•贝尔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当你从欧洲和美洲来到西藏,就会被带回到几百年前……”,而今西藏人民生活得幸福快乐。还有人这样评价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各族人民能够创造这一人间奇迹首先得益于( )
A.新中国成立 |
B.和平解放西藏 |
C.建立西藏自治区 |
D.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
10.
“美国干涉者失算了,他们的狂妄侵略野心被粉碎了。……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里的“三年激战之后”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解放战争的胜利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美苏争霸的胜利 |
12.
如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
类别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 8.7 | 48.8 | 22.4 |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 14.1 | 26.5 | 12.5 |
( )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B.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C.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鼓舞了农民信心 |
13.
1949年10月1日,许多报刊杂志围绕下图中的历史事件刊登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A.中国的领土全部解放、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
B.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
C.中国从此再也没有战争了,长期处于和平 |
D.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了,屹立世界东方 |
14.
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
B.和平解放西藏 |
C.修建青藏铁路 |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
15.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与这句话密切相关的战争是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伊拉克战争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伊拉克战争
16.
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面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A.百团大捷 | B.平型关战役 | C.渡江战役 | D.上甘岭战役 |
18.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 | B.8月1日 | C.10月1日 | D.12月25日 |
19.
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A.由私有到公有 |
B.由私有到私有 |
C.由公有到公有 |
D.由公有到私有 |
20.
《复兴之路》解说词写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指的是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C.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
21.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类别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 87 | 48.8 | 22.4 |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 14.5 | 26.5 | 12.5 |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22.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C.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
26.
在 1949 年政治协商会议上,***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准确理 解是()
A.中国已完全解放 | B.中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C.中国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奴役的历史 | D.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 |
27.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1937—1945年 | B.1946—1949年 | C.1950—1952年 | D.1953—l957年 |
30.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志愿军指战员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①志愿军指战员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34.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不同于中国历代法律、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之处在于( )
A.它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 |
B.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
C.它真正反映了人民的利益 |
D.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