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材料二:第6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6年9月13日作出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两岸大部分人民对连、宋大陆之行表示赞同、支持和理解。但以陈水扁为首的一部分人却大肆诋毁连、宋,不断在岛内掀起“台独”逆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回归的问题的?写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回答台湾当局上演的闹剧第14次遭到惨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是什么?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5)请你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写一条宣传标语。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材料二:第6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6年9月13日作出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两岸大部分人民对连、宋大陆之行表示赞同、支持和理解。但以陈水扁为首的一部分人却大肆诋毁连、宋,不断在岛内掀起“台独”逆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回归的问题的?写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回答台湾当局上演的闹剧第14次遭到惨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是什么?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5)请你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写一条宣传标语。
2.
辨析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漫画“眼疾”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说明了什么?
(2)图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结局怎样?
(3)图三再现了美国哪位总统访华的精彩瞬间?该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4)结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美关系发生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25题)
5.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A.歼-5型歼击机 |
B.籼型杂交水稻 |
C.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
D.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
10.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使得
A.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
B.“九二共识”的达成 |
C.《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D.祖国实现统一 |
11.
在江泽民提出的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明确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 |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C.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
D.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
16.
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
18.
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 |
B.1997年7月1日 |
C.1997年8月1日 |
D.1997年9月1日 |
19.
在1970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上,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①北海舰队开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在海上驰骋
②人民空军开着我国仿制成功的歼—5型歼击机在蓝天上飞翔
③东海潜艇部队开着我国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水下潜伏
④战略导弹部队,严阵以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①北海舰队开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在海上驰骋
②人民空军开着我国仿制成功的歼—5型歼击机在蓝天上飞翔
③东海潜艇部队开着我国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水下潜伏
④战略导弹部队,严阵以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日邦交正常化
A. 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日邦交正常化
24.
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C.1971年,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