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9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

1.综合题(共2题)

1.
共和国70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多领域实现了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 (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 A ……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2)材料二中的“A”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重要里程碑的意义”的理解(中美两国关系有何变化)?
2.
综合探究: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20世纪50年代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事件两个?后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怎样的“严重失误”?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歌曲《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 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 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2.选择题(共13题)

3.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
A.人们健康水平在下降B.肉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
C.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D.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4.
党的十九大继续关注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D.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土地私有制度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D.解放农村生产力
7.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D.香港回归
8.食盐和碱面,酱油和黑醋(黑色的醋)都是家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铁人”——雷锋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0.
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第一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光荣。”1954年她来北京的主要任务是(   )
A.讨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问题B.参与制定“一五”计划
C.参加开国大典D.参与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1.
如图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思想解放”
A.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主张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12.
历史上中美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最早与中国建交B.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完全一致
C.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D.中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13.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判断对错)
14.
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孙中山B.***C.袁隆平D.邓小平
15.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下列体现了这一做法的有
①改善交通条件②实施“安居工程” ③改革养老保险制度 ④改革医疗保险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