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见证历史)
材料一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经济特区开始筹建,中国对外开放的序曲拉开;这一年……
(1)材料中的“改革”是从哪次会议开始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民谣述说历史)
材料二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2)据材料二,邓小平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深圳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3)材料三中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个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分田“包产到户”推广到全国农村的政策?
(图片诉说历史)
材料四 看图学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4)A处是我国的“东方明珠”,一座国际大都市,它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巨大的历史变迁。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90多年前, 在这里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84年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它的 开发区现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2001年, 会议在此召开。
(5)根据图片,说出我国早期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从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
(时间见证历史)
材料一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经济特区开始筹建,中国对外开放的序曲拉开;这一年……
(1)材料中的“改革”是从哪次会议开始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民谣述说历史)
材料二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2)据材料二,邓小平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深圳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3)材料三中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个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分田“包产到户”推广到全国农村的政策?
(图片诉说历史)
材料四 看图学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4)A处是我国的“东方明珠”,一座国际大都市,它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巨大的历史变迁。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90多年前, 在这里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84年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它的 开发区现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2001年, 会议在此召开。
(5)根据图片,说出我国早期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从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
2.
请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1955年 图二1971年 图三1997年 图四2017年
(1)识读以上图片,以下选项中最适合上述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2)图一中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局面的第一任外交部长是谁?
(3)图二《乔的笑》,指的是哪一外交成就?(写出具体的时间和事件)20世纪70年代还有哪两项外交成就与其并称为“梅开三度”?
(4)图三展示的事件取得的重要外交成果是什么?(写出具体的时间和事件)
(5)图四展示的我国举办的会议名称是什么?
(6)新中国以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的外交基础是什么?
(7)如今已与世界上多少个国家建交?纵观我国外交发展的艰辛历程,有何启示?

图一1955年 图二1971年 图三1997年 图四2017年
(1)识读以上图片,以下选项中最适合上述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屈辱外交无主权 | B.求同存异显风范 | C.五项原则睦邻处 | D.大国外交展新颜 |
(3)图二《乔的笑》,指的是哪一外交成就?(写出具体的时间和事件)20世纪70年代还有哪两项外交成就与其并称为“梅开三度”?
(4)图三展示的事件取得的重要外交成果是什么?(写出具体的时间和事件)
(5)图四展示的我国举办的会议名称是什么?
(6)新中国以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的外交基础是什么?
(7)如今已与世界上多少个国家建交?纵观我国外交发展的艰辛历程,有何启示?
2.选择题- (共24题)
5.
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②③④① |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铁人”——雷锋 | B.“两弹元勋”——邓稼先 |
C.“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 D.导弹之父——钱学森 |
8.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
9.
1955年9—10月,***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此举的目的是()
A. 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 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D. 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A. 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 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D. 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10.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第一个五年计划 | D.三大改造 |
11.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
A.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 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 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2.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4.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 )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 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16.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7.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人们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获得单车的使用权。这种消费行为( )
①坚持了绿色环保的消费原则
②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③获得了共享单车的部分价值
④变更了共享单车的所有权
18.
2019年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海军现已装备辽宁号航母、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056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说明( )
A. 中国海军已是世界第一 B. 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称霸世界
C. 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 D. 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A. 中国海军已是世界第一 B. 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称霸世界
C. 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 D. 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19.
一名香港警察对记者说:“几个小时前,我还是一名皇家警察;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香港警察。”他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
A.新中国的成立 |
B.经济特区的设立 |
C.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
D.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
20.
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
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大力拥护 |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22.
以下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政府首先提出的 |
B.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两国政府共同提出的 |
C.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绩 |
D.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23.
历史上中美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最早与中国建交 | B.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完全一致 |
C.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 D.中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
2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1956—1966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有( )
①大庆油田建成 ②第一颗原子弹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籼型杂交水稻
①大庆油田建成 ②第一颗原子弹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