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2.简答题- (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这个中心工作确定于哪一次会议上?中共“十三大”又是如何阐述的?
(3)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4)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写出时间和名称就行)。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请回答:(1)材料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这个中心工作确定于哪一次会议上?中共“十三大”又是如何阐述的?
(3)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4)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写出时间和名称就行)。
3.选择题- (共14题)
3.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
C.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D.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
4.
“美国干涉者失算了,他们的狂妄侵略野心被粉碎了。……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里的“三年激战之后”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解放战争的胜利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美苏争霸的胜利 |
5.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6.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促使“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抗美援朝战争 |
8.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
A.一化三改 | B.综合平衡 | C.多快好省 | D.以粮为纲 |
9.
中共八大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10.
下列事迹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有( )
①“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
②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
③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④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①“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
②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
③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④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一五计划”、“公私合营”、“中共八大”、“大跃进”、“四人帮”、“大庆油田”等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12.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 )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
15.
《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 B.中共八大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十四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