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过关测试(二)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86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材料三 如下图,漫画中的诗句是“中国好比巨龙,美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我国怎样的工业状况?为此我国实施了什么规划?这一规划的实施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所述的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总路线及之后开展的运动反映了当时党和人民群众怎样的愿望?
(3)说出材料三中漫画涉及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4)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以后,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导致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把从事个体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集体化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材料三 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当时我国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哪一年基本完成?
(3)材料三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4)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选择题(共14题)

3.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追溯历史,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西藏地区取得的成就是(  )
A.建成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电子管厂
B.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C.布达拉宫维修、扩建工程完成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4.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
A.开国大典前后——“双十协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
请判断下列哪一项是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
A.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C.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6.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这幅夸张的宣传画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7.
“严重违背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规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这段话评述的是(  )
A.“大跃进”的浮夸风
B.群众性的大炼钢铁
C.人民公社的共产风
D.“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8.
有关人民公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D.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9.
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观察下列人物图,其中属于这一时期全国人民楷模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分析《中国与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我们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工业水平极其落后
B.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的重要依据
C.为了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
D.长年的战乱、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11.
“雷锋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代精神,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很淳朴地有这种感恩心,积极向上,只是在雷锋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下列口号能反映材料中的“时代精神”的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C.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
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C.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上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C.“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14.
“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一政策实施针对的对象是()
A.广大农民B.手工业者
C.民族资本家D.官僚买办
15.
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6.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追溯历史,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共同纲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D.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三大改造完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