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8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1

1.选择题(共47题)

1.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票据所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A.电子工业
B.钢铁工业
C.航天工业
D.原子能工业
3.
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4.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这标志着
A.祖国获得统一
B.西藏自治区成立
C.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5.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党的八大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听取了***的报告
D.宣布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6.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陷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A.党中央出现了反革命集团
B.没有制定法律
C.民主与法治遭到严重践踏
D.“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7.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B.出现了物价飞涨的局面
C.迅速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
D.到1968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9.
《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的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B.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C.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
D.土地改革已经顺利完成
10.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近代化的探索
11.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卡片,卡片中的内容提到了西藏和平解放的
A.背景和人物
B.人物和方式
C.背景和方式
D.时间和意义
12.
“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的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的敌人而奋斗到底。”这是***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A.邱少云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董存瑞
13.
下图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该成就出现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我国的土地分配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占农村人口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50%以上的土地
B.占农村人口57%的贫农、雇农,只占有14%的土地
C.土地分配不均
D.土地全部被地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
15.
南宁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16.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的方法,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中这种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是指
A.建立人民公社
B.实行赎买政策
C.建立合作社
D.实施集体经营
17.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8.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21.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22.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而此证得以颁发的主要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3.
1950~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   )
A.农民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C.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5.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护中朝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B.联合消灭韩国
C.要建立亚太地区的新秩序D.在美苏之间建立第三种力量
26.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二十五)“要分地了,他们一大早就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洒满他们汗水的田里,等着乡政干部的到来。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这段农民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B.掀起了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C.初步建立了新中国工业基础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
A.知识分子
B.贫苦农民
C.领导干部
D.工人
28.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该材料表明
A.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
B. 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C. 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D. 中国已经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
29.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这段话针对的是()
A.美国发动侵越战争B.美国发动侵朝战争
C.英国发动侵略印度的战争D.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30.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时被定为国歌。为什么建国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还要时刻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
A.知耻后勇B.居安思危C.学以致用D.闻鸡起舞
31.
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2.四川省纪委机关、省委宣传部鼓励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工作,这将使各种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各种“四风”及其变种,各种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在无处不在的监督之下更加无所遁形。由此可见,舆论监督(    )

①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和影响广的特点

②是公民能有效履行监督义务的重要途径

③对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独特作用

④使公民能在新闻媒体上不受拘束地发表意见

33.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A.公私合营
B.中外合资
C.承包经营
D.国企改革
34.
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5.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36.
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大跃迸”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38.
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国宪法》
39.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40.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1.
“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机床厂D.武汉长江大桥
42.
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与践踏
D.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43.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44.
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那一年(   )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②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④“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5.
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B.进行土地改革
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46.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召开中共八大
D.实施一五计划
47.2011年9月29日21时,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奠定基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