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8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7

1.综合题(共2题)

1.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 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时间?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农村开始的,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哪个地方率先试点?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2.
中国于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更是高达676708亿元,我国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创造的奇迹,就连外国专家都称赞“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次大会在经济建设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2)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城市改革的步伐。我国城市改革的的重点和方向各是什么?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党和国家决定成立什么,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4)通过对外开放,我国最终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5)有感于新中国的历史,有人曾撰写了一副对联分别歌颂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联是“翻身不忘***”,请你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按照对朕的特点补充出下联。
(6)“开放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请分别写出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城市和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选择题(共24题)

3.
我国从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手工业互助合作
C.公私合营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
下面属于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错误抵制和斗争的事件是(  )
①“一月风暴”
②“二月逆流”
③林彪等人出逃机毁人亡
④“四五运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5.
我们村82岁的老爷爷经常给年轻人这样讲:“我13岁的那一年,我们家分到了5亩6分地,祖祖辈辈多少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那一年,整整一个冬天,我们全家不知道冷,不知道累,都在整理我们的土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是因为那一年新中国(    )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造成我国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
C.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合同D.偷税、偷工减料等“五毒”现象横行
7.
“大跃进”时所谓“放卫星”是指( )
A.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B.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C.编造不切实际的粮食产量D.大办公共食堂,过共产主义的生活
8.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9.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应是: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人民公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0.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威望的历史大事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B.西藏和平解放
C.镇压反革命取得胜利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1.
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 新疆和平解放
B. 青海和平解放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云南和平解放
12.
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采用公元纪年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3.
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 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 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14.
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5.
1949年3月23日上午,***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
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
C.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6.2017年2月1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德国出席20国集团外长会议发言,强调,中方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做世界持久和平的维护者和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            决定的。(    )
17.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20.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
①由上海蔓延至全国的“一月风暴” 
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 
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21.
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
党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又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3.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B.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以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24.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义勇军进行曲》
25.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如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26.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社会制度不同B.外交政策不同C.主权归属不同D.经济政策不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