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它规定:新中国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材料二: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在这个轰轰烈烈的年代里,个人崇拜盛行,反革命猖狂;人性被扭曲、肉体遭到损伤、民主与法制被公然地践踏、社会动荡……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这是让人心痛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 ;它起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文献?它颁布于哪一年?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文献?
(3)材料三中这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是指什么时期?列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民主和法制被公然践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 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 主题词 |
“一五”(1953﹣157) |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
“二五”(1958﹣1962) | 大跃进、大创进 |
“六五”(1981﹣1965) | 定向改革开放 |
“八五“(1991﹣1905) |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
“九五(1996﹣2000 |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
“十五”(2001﹣2005 |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
“十一五”(2006﹣2010)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材料四: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

(1)依据材料,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导致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将图1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④ ⑤
(5)根据材料四的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这一规划取得了哪些成果?(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7题)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A.“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
C.“文化大革命” |
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沦 |
A.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D.百年荣辱入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 |
A. 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互助组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A.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得到了发展。 |
B.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C.1962~197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
D.1970~198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A.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D.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计划管理 |
A.新中国成立 |
B.三大改造完成 |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D.香港回归 |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
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 |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