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2018-2019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8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图中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2.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是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所以今年的两会更显重要。
德国政治学家梅斯奈尔说:“中国两会很重要,越来越有世界性意义。”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2)请写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二:改革开放没有休止符,改革开放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断催生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什么制度?
(4)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
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代尺

(1)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2)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2.选择题(共22题)

4.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5.
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祖国获得统一
B.西藏自治区成立
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6.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1953——1957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7.
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B.三大改造——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D.制订“一五”计划——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8.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应是: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人民公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9.
他乡埋忠骨,悲壮留青史。2018年3月29日第五批在韩志愿军遗骸上午回国。下列事实与这场战争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西藏和平解放
C.上甘岭战役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10.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A.彭德怀
B.林彪
C.邓小平
D.刘伯承
11.
《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邓小平B.*** 周恩来C.***、江泽民D.邓小平、江泽民
12.
建国初期抗美援朝、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4.
新中国建立后经常开展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李援朝等。以上人名与文化大革命相关的应该是
A.孙建国
B.周跃进
C.李援朝
D.钱红卫
15.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是通过
A.辛亥革命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16.
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
A.王进喜B.邓稼先
C.焦裕禄D.王崇伦
17.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实行股份制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18.
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
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是
A.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A.城市B.农村C.沿海地区D.国有企业
22.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
23.
一个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中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成都
24.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25.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
A. ***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