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8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综合题(共1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1)材料一反映了50年代初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 这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出现了一些失误,请试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两点)
材料三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至少两点)

2.选择题(共25题)

2.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3.
2019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9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英勇的志愿军将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4.
下列图片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发展国民经济
C.巩固新生政权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6.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⑤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A. ④①②⑤③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④③②①⑤
8.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这一对联反映的现象是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
11.
“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B.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2.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14.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到:“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它已经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它是(  )
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
C.延安精神D.雷锋精神
16.
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口号的提出
B. ***的逝世
C.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7.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8.
邓小平同志曾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恢复领导职务
19.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A.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
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经营承包责任制”等资料。据此判断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能是
A.土地改革B.手工业合作化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1.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放14个沿海城市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22.
读下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1年(比率)
1981年(比率)
1991年(比率)
日本(18.9%)
中国内地(19.3%)
中国内地(28.7%)
新加坡(11.6%)
美国(11.5%)
美国(20.9%)
印尼(9.1%)
印尼(10.2%)
德国(6%)
 
A.三大改造的完成B.改革开放的实施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文化大革命结束
23.
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
“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26.
(题文)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