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三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二)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7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判断题(共1题)

1.
表是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小历认为引发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小历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2.综合题(共2题)

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进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民主政治)
材料一: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1)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有哪些?
(经济发展)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导致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
(大国外交)
材料三:

图1

图2
(3)根据材料三图1,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促使我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两个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图2,指出我国新时代外交的特点。

(科技强国)

材料四: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意义?
(生活变迁)
材料五:年夜饭是中国人全年吃得“最长”的一顿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吃得“一清(水清)二白(指仅仅是大白菜)",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年夜饭进入八十年代,肉、蛋、禽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菜肴也变得丰富多样。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过去就是包个饺子,你看现在这菜,有鱼有虾,越来越精致!"
(5)透过年夜饭的变迁,你感受到了国家的哪些变化?
3.
   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但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中说的是一个什么伟大构想?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选择题(共30题)

4.
下面的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改革开放,继往开来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5.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不一致的是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西部大开发
D.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6.
“双百”方针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成为新中国哪一领域的重要方针
A.经济建设
B.国防外交
C.文学艺术
D.民族宗教
7.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开展
B.对外开放政策首先在上海实行
C.国有企业改革从包产到户开始
D.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8.
下图是小卯老师为同学们整理的提纲,该提纲和哪一重要的理论有关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思想
D.邓小平理论
9.
以下框内容为主题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0.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新发展理念
D.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判断
11.
下图所示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西藏和平解放
B.深圳特区建立
C.香港回归祖国
D.澳门回归祖国
12.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C.1995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D.200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
13.
如下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B.祖国的和平统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4.
1971年,法国代表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据此判断,他所评论的是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5.
在新时代强军改革中,它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车的独立军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该军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战略导弹部队
16.
出现下图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7.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这表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18.
汪老师为了帮助大家记住某一时期的成就,总结出了“一桥”、“二铁”、“三公”、“四厂”的口诀。请问该口诀总结的成就是
A.土地改革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时期
19.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对外开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南到北,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层层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大连一长江三角洲一上海一天津
B.上海一北京一遵义一大连
C.北京一上海一上海一大连
D.厦门一大连一长江三角洲一武汉
21.
下列举措对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民族区域自治
③一国两制
④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李开放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23.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24.
1949年当举行盛大欢迎仪式的建议报告送到***那里时,他说,还是简单好,不要动员那么多人。这一天,***在天安门城楼上足足站了6个小时,他此刻的心情是“又愉快又不愉快”。下列哪些是***“不愉快”的原因
①中国大陆还没有完全解放
②美国侵略朝鲜威胁到我国安全
③人民生活贫困
④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
时间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列时间轴中①处应该为
A.土地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6.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认识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已经超额完成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人民建设国家热情高涨
27.
如下图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6
26.4
棉花(万担)
80
2124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分析上表数据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该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28.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
C.“文革”十年动乱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9.
“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这里的“它”指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特别行政区
C.设立浦东开发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30.
下图数据说明1978年以来

全国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31.
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是(  )
A.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大锅饭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互不侵犯原则D.互惠互利原则
33.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啃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