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举措与哪次会议有关?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两个重大事件?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的实质是什么?它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4)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三个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
(5)从历史中收获感悟,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你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政策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举措与哪次会议有关?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两个重大事件?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的实质是什么?它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4)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三个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
(5)从历史中收获感悟,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你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政策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是哪位历史伟人提出的?
(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
材料一:

(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是哪位历史伟人提出的?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
3.
八年级某班同学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主题创建了一个历史主页,下面是同学们为制作网页找到的图片和材料,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
材料一:“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二:“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小明在网页中把下图和材料二组合到一起,请你帮他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何意,发了一个提问帖,请你回帖答复其具体是指什么?
(4)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始于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材料一:“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二:“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2)小明在网页中把下图和材料二组合到一起,请你帮他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何意,发了一个提问帖,请你回帖答复其具体是指什么?
(4)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始于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2题)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 B.颁布《土地改革法》 |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7.
《复兴之路》解说词写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指的是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C.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
8.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对这一论述最有力的证明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抗美援朝的胜利 |
C.解放战争的胜利 |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10.
某同学利用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庆祝合作化 上海信大祥公私合营挂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庆祝合作化 上海信大祥公私合营挂牌
A.抗美援朝 |
B.社会主义改造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1.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3.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到:“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共七大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4.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5.
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根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话描写表现的历史场景是 ( )
A.土地改革时期 | B.抗美援朝时期 |
C.“文革”时期 | D.五四运动时期 |
17.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汕头等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
D.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
18.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 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 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
“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里描述的城市是
A.厦门 |
B.深圳 |
C.珠海 |
D.汕头 |
20.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人们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获得单车的使用权。这种消费行为( )
①坚持了绿色环保的消费原则
②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③获得了共享单车的部分价值
④变更了共享单车的所有权
21.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 D.“一国两制”原则 |
22.
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从图中可看出有三次建交高峰,其中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中苏建交 |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C.中美关系的改善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2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24.
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