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它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新时期。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1)材料一中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一次会议?会上作出了哪些伟大决策?(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次会议后,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
(3)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50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0 | 77 | 355 | 0 | 4 | 0 | 7 |
材料二 1953年,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农产品开始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了。当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了实行这一事件,中央颁布了一个法律文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3.选择题- (共29题)
A.三大改造时期 | B.土地改革期间 | C.大跃进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雷锋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A.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C.反腐倡廉,崇尚节俭 | D.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B.遵义会议 |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 B.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城市 |
B.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城市 |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 |
D.经济特区——内地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
A.中共十三大 | B.中共十四大 | C.中共十五大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使用粮票、布票买东西
②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瓦房
③乘坐飞机、高铁出行
④穿中山服、解放装
⑤看电影、逛街、吃美食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⑤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
A.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
C.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D.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 B.生于1950年,取名援朝 |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 D.生于1960年,取名文革 |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 主要内容 | 历史评价 |
① | 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
1954年宪法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 ② |
③ |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 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
A.①《共同纲领》②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78年宪法 |
B.①《共同纲领》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l982年宪法 |
C.①《土地改革法》②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78年宪法 |
D.①《土地改革法》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82年宪法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
A. 农业 B. 商业 C. 轻工业 D. 重工业
A. 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国家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共七大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帝国主义的封锁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自然灾害的影响 |
A.中共十四大 | B.中共十五大 | C.中共十六大 | D.中共十八大 |
A.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B.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
C.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
D.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A.实行公私合营 | B.扩大企业自主权 | C.推行企业股份制 | D.鼓励企业兼并 |
①说明改革开放符合民心 ②表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
③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证明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4.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