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7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判断题(共1题)

1.
判断:
由于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经济活动行政化、实行党委领导体制、管理活动军事化等弊端……继续探索符合我国农村情况的土地制度势在必行。1977—1978年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酝酿时期:1978年11月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按下了红手印,义无反顾的举起了“包产到户”的改革大旗,揭开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新改革的序幕。1978—1991年是逐步确立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经历了从不联产到联产、从包工到包产再到包干,从不要包产到户到包产到户再到包干到户的变化过程。……1992—1998年是其稳定发展的阶段:1993年4月,八届全国人大再次对《宪法》进行修正,将“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写入《宪法》,党中央和国务院进而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这段时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广,得到稳定发展。1998年至今是其法制化的阶段:2000年,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后来,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激起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并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的成功还促进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与提高,激发了农村村民的自治意识与能力;农村社会的阶层也发生了变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兴起“民工潮”;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也对这个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有自身的缺陷:它规模小,产生不了规模效应,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摘编自张欢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原因、影响》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人民公社体制的严重弊端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原因。
(2)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3)20世纪80年代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发展阶段。
(4)1984年以后.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实际已不存在。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村村民的自治意识与能力,同时也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分化。

2.综合题(共4题)

2.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当嘹亮的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唱响,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摘自新浪网秋酿醇酒《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社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上作了怎样的重要决定?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于何时?南方谈话提出了哪些重要观点?
(3)党的十五大、十九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各是什么?综上,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思想解冻)
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命运抉择)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反思总结)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政权巩固。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是在哪一年?哪一地区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2)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基本完成?
(3)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名称是什么?

3.选择题(共15题)

6.
“‘中国梦’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唯有真抓,才能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唯有实干,才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可见实现“中国梦”要
A.真抓实干
B.依法治国
C.从严治党
D.深化改革
7.
20世纪90年代,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放7个经济开放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8.
下列对人民公社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C.极大的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人民群众很欢迎吃大锅饭
9.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②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③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①②④③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②④③①
10.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A.“两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三步走”战略
D.“两个一百年”
11.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倡议的目标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C.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D.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2.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13.

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被西部各少数民族信服,他也被尊称为(    )

14.

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被西部各少数民族信服,他也被尊称为(    )

15.
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中有这样一句话“好男儿,摸开泪,总理灵前排成队。除妖邪,莫慈悲,要以刀枪对。”这里所说的妖邪指的是
A.复辟资本主义的“走资派”
B.林彪反革命集团
C.“四人帮”
D.民间流传的“阴界”邪恶之鬼神
16.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彭德怀B.刘少奇
C.邓小平D.陈毅
17.
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
A.上甘岭战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B.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D.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
18.
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70年代初
19.
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 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②④①③
20.
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4.填空题(共2题)

21.
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
A.珠海B.汕头
22.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
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