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7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5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材料二 

材料三 那天早晨是阴天,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1)与材料一会议的决定有关的是下列哪些图片?

(2)材料二的图片中说话的人物是谁?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那天”是哪一天?材料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再压至鸭绿江边,则对各方都不利。

——引自1950年10月***发给周恩来的电报

材料二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三 如图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2)请用一句当时的流行的口号,说出援朝与自卫的关系。
(3)材料三中图A、图B分别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哪位英雄?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我们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1984年2月24日)

材料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1992年1、2月间)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共十八大报告》(2012年11月)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诗篇”指什么?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改革开放为什么“胆子要大一些”?“敢闯”与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是一种什么关系?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指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是什么理论?
4.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中央决定开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历史意义。

(3)据材料二,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图中,指出A、B、C、D中    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实现了两千多年来农民的土地梦;    段的措施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综上所述,在制定“三农问题”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或坚持什么原则?

2.选择题(共18题)

5.
如图中所展现的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这次会议的召开距今(2019年)多少年
A.60年
B.65年
C.80年
D.70年
6.
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政权的成立
B.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7.
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
A.“最可爱的人”——焦裕禄
B.“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C.“党的好干部”——王进喜
D.“铁人”——邓稼先
8.
***亲手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的第一次升起标志着中国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③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道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10.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1.
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八路军和新四军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D.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
12.
在进行主题为“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1956-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D.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14.
下列对我国1954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中
B.规定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是我国的国家根本大法
D.是真正能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5.
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宜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B.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C.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D.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16.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的方法,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中这种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是指
A.建立人民公社B.实行赎买政策C.建立合作社D.实施公私合营
18.
作家莫言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得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A.五四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1.
马丁•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开启了一个长达1/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市场经济时代
2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解除这些困扰的是(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邓小平南方谈话D.中共十五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