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古今中外,有许多重大的改革(变革)与土地密切相关。
(中古时期经典的土地措施)
材料一 7世纪前半叶,日本土地兼并盛行,部民制衰落,贵族们为争夺土地,不断战争。……政变后,中大兄皇、中臣镰足等革新政权,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以“法式备定”的唐制为蓝本,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材料二 8世纪上半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大量自由农民破产,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查理·马特懂得仅仅镇压内乱、驱逐外敌,并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根本改变墨洛温王朝无条件封赠土地的制度,实行有条件的分封
(新中国灵活的土地政策)
材料三 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必需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
材料四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日本大化改新中与土地有关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兰克王国土地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在此前后土地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的协议书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该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
(中古时期经典的土地措施)
材料一 7世纪前半叶,日本土地兼并盛行,部民制衰落,贵族们为争夺土地,不断战争。……政变后,中大兄皇、中臣镰足等革新政权,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以“法式备定”的唐制为蓝本,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材料二 8世纪上半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大量自由农民破产,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查理·马特懂得仅仅镇压内乱、驱逐外敌,并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根本改变墨洛温王朝无条件封赠土地的制度,实行有条件的分封
(新中国灵活的土地政策)
材料三 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必需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
材料四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日本大化改新中与土地有关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兰克王国土地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在此前后土地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的协议书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该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2)材料二中的“圣萨尔瓦多”应该位于哪一大洲?麦哲伦船队的远航探险,完成了哪一创举?
(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殖民掠夺,哪一国家成了“日不落帝国”?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请你举出文艺复兴时期与《哀悼基督)类似的一个美术作品及其作者。(2)材料二中的“圣萨尔瓦多”应该位于哪一大洲?麦哲伦船队的远航探险,完成了哪一创举?
(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殖民掠夺,哪一国家成了“日不落帝国”?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
历史视角——“蒸汽时代”的到来
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做了一期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主题的板报。试结合板报的部分内容,探讨相关问题。
(走进科技之馆)
(1)经过全体同学投票,以下三位科技发明家被评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之星”。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2)结合“获选理由”,说说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你认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感悟崛起之路)

(3)根据以上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做了一期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主题的板报。试结合板报的部分内容,探讨相关问题。
(走进科技之馆)
(1)经过全体同学投票,以下三位科技发明家被评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之星”。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入选发明 | 发明之星 | 获选理由 |
珍妮纺纱机 | 哈格里夫斯 | ① |
改良蒸汽机 | 瓦特 | ② |
蒸汽机车 | ③ |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
(2)结合“获选理由”,说说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你认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感悟崛起之路)

(3)根据以上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1689年由议会制定和通过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非是宪法。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与《王位继承法》共同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689年议会通过的重要“法律性文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重要“法律性文件”对英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14日,星期三,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指什么?在这次革命中,国民议会颁布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在那个距今(2019年)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这是1689年由议会制定和通过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非是宪法。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与《王位继承法》共同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689年议会通过的重要“法律性文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重要“法律性文件”对英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14日,星期三,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指什么?在这次革命中,国民议会颁布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在那个距今(2019年)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最终赢得独立的标志是什么?领导“北美18个英属殖民地”人民进行斗争的最著名的将领是谁?为解决独立后的政治、经济问题,美国制定了什么宪法?(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7题)
10.
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几年后,他启程返唐。那么,他带回来的正确信息是
A.当时统治日本的是高丽民族 | B.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
C.当时的日本权力集中于天皇手中 | D.当时的日本大部分土地归私人所有 |
12.
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该学者
A.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原因 |
B.介绍了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 |
C.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
D.指出了亚历山大东征的野蛮 |
14.
英语中“August”(8月)一词源于古代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的称号,因为这位皇帝出生于8月,故而以自己的出生月份命名之。他就是( )
A.伯里克利 | B.凯撒 | C.亚历山大 | D.屋大维 |
16.
“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传播宗教,从此其教徒的足迹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是( )
A.大和民族 | B.中华民族 | C.阿拉伯民族 | D.日耳曼民族 |
17.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独到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神人同形同性” | B.“认识你自己” |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18.
“在人上的时候,要把别人当人看;而在人下的时候,要把自己当人看。”这句话所彰显的是
A.汉谟拉比的神权理论 | B.佛陀的“众生平等”思想 |
C.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 | D.中古西欧庄园的剥削方式 |
19.
查士丁尼大帝是古罗马后期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为后世奠定了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说法正确的是
A.自2世纪初以来至查士丁尼执政前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
B.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
C.指导学习法律的文献 |
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
20.
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
B.道教 |
C.基督教 |
D.伊斯兰教 |
21.
“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据此观点,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A.文艺复兴 | B.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 | D.资产阶级革命 |
22.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 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 |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 D.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
24.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下列哪一组词语与这句话体现同一精神 ( )
A.以人为本、禁欲苦行、言论自由 | B.压抑人性、麻木顺从、追求享乐 |
C.无拘无束、张扬个性、思想开放 | D.张扬个性、愚昧迷信、神权至上 |
25.
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 | 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 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
26.
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人们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观念,要求摆脱封建教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掀起了一场以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帜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由此不能得出的解释是
A.文艺复兴的背景 | B.文艺复兴的时间 |
C.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 | D.文艺复兴的性质 |
27.
美国独立战争同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是因为
①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
②美国赢得了国家独立
③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④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①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
②美国赢得了国家独立
③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④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28.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一个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的、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材料中提到的政治制度是指
A.总统共和制 | B.联邦制 | C.君主立宪制 | D.君主专制 |
29.
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下列有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 |
B.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
D.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
30.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早期殖民扩张,从全球史观角度评价,其意义在于( )
A.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
B.欧洲文明在殖民地传播 |
C.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
D.给殖民地人民带去灾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