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二轮专项复习练习历史试卷(11)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8565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综合题(共1题)

1.
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材料四 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五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人了什么时代?
(3)据材料三,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选择题(共16题)

2.
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的重要发明的是 ( )
A.蒸汽机B.发电机
C.内燃机D.汽车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4.
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城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述的这一事件导致了(   )
A.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科索沃战争的爆发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点燃这场大战的“火星”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D.凡尔登绞肉机
6.
下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与它最可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卡尔·本茨B.富尔顿
C.莱特兄弟D.爱迪生
7.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战爆发前形成了两大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②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素有“火药桶”之称
③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④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偶发事件往往是战争或革命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琅城人民起义D.滑铁卢战役
9.
在历史活动课“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图片中,不能出现的是
A.B.C.D.
10.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是( )
A.英国和德国B.法国和德国
C.意大利和美国D.德国和美国
11.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成就的重要舞台。下列一段与世博会相关的资料中,划线部分共有几处错误?1851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纺织机械、蒸汽机、汽车等各种工业技术成果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了莱特兄弟的飞机。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12.
假如你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你在生活中不可能享受到的是
A.
B.
C.
D.
13.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方面对德国作战,这反映出了( )
A.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正义战争
B.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C.意大利不讲信用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
15.
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开始进入( )
19世纪70年代
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19世纪80年代
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
16.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爱迪生
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
17.
史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二战中,意大利先参加以德国为核心的轴心国作战,战争后期他调转了枪口。一战中也有一个国家是这么做的,这个国家是(    )
A.美国B.意大利
C.英国D.法国

3.填空题(共1题)

18.
社会的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
(1)在中国,以“君”“先生”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得益于   革命。
(2)日本提倡“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际舞”等行为是在     (改革)之后。
(3)城市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昼,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这些主要是得益于 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