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4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4

1.综合题(共2题)

1.

   荣毅仁,中国著名的民主人士。追溯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可归结为“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轨迹,这一轨迹也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下图。


(1)请你判断,这幅示意图反映的应是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图中所示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纺织品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主要生产面粉和棉纺织品)陷入困境,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帮助都没有结果……荣氏企业损失了总资产的35%。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材料三 ***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此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哪些成就?(举出两例即可)

材料四 1956年荣毅仁参加上海工商界行业大会(见下图)。


(4)荣毅仁接受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迎来了荣氏企业的再发展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是什么?

(5)通过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改天换地,万象更新。但国内反动势力还没有彻底根除,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很紧张。面对这种局面,***和他的战友们是如何做的呢?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图1所反映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上述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图2的影响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3.
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的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4.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施政纲领,维护公平正义,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
在复习历史时,小明要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这一问题。他搜集到了以下素材,其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
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7.
(题文)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8.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这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
A.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9.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
10.
1953年-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8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1.
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
12.
稳步推进“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规划,为我国2016-2020年五年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一五”计划为我国哪一段历史时期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  )
A.1953-1956年B.1953-1957年C.1952-1957年D.1949-1953年
13.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王进喜 D. 雷锋
15.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电子工业B.原子能工业C.航天工业D.钢铁工业
16.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17.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19.
1956年底,***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20.
1952年,***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企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
A.组织互助组B.成立生产合作社C.进行公私合营D.建立人民公社
21.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