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白塔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41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及目的。

(2)写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的思想路线的变化。据材料二,指出1980—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

2.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日社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何而产生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2.选择题(共18题)

3.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同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从行业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 )
A.前者集中在轻工业,后者集中在重工业
B.前者总体上比较落后,后者取得了巨大成就
C.前者受到列强挤压,后者得到苏联帮助
D.前者多在沿海沿江,后者形成东北工业基地
4.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C.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风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 )
A.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C.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6.
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 
②经营管理的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 
④产品分配的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
8.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作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政策B.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D.是为了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9.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 )
A.法律制度B.经济政策C.社会性质D.政治体制
10.
在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中,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港澳问题的不同点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D.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港澳问题涉及外交
11.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于党的(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2.
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
A.经济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B.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步得到纠正
13.
之所以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主要是因为( )
A.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4.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不到7%的地主和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57%以上的贫农、雇农只占有14%的耕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得不到温饱。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
15.
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 )
A.受到农民的欢迎B.改变了所有制
C.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16.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 第一部宪法颁布   
②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④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③①④②B.③④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
17.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这是因为( )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首都、代国歌、国旗、国徽
19.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20.
1971年10月28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