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珍爱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构建和谐世界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和目标。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1)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99年,以美国为首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2)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为什么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它对世界格局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2010年11月23日韩国一侧的延坪岛海域遭受朝鲜炮弹袭击,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规模,从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来看,利比亚周边的国家对中国公民的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
(3)你认为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障碍有哪些?我国对于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1)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99年,以美国为首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2)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为什么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它对世界格局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2010年11月23日韩国一侧的延坪岛海域遭受朝鲜炮弹袭击,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规模,从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来看,利比亚周边的国家对中国公民的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
(3)你认为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障碍有哪些?我国对于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2.
材料题(本大题共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3分)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3分)
(4)新政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3分)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3分)
(4)新政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4分)
3.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必备的品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现象出现在美国的什么时候?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请从材料三中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美国克服经济困难采用的手段和我国为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将采用的手段分别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现象出现在美国的什么时候?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请从材料三中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美国克服经济困难采用的手段和我国为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将采用的手段分别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 (共26题)
4.
对下列图片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与破灭 |
B.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艰难抗战的序幕 |
C.中国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
D.国际帮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 |
6.
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各国采取的办法是( )
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8.
假如你是一位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采访的摄影记者,你可能拍摄到的场面有
①纳粹党烧毁德国国会大厦
②纳粹党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③法西斯分子对犹太人发动袭击
④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
①纳粹党烧毁德国国会大厦
②纳粹党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③法西斯分子对犹太人发动袭击
④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0.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④ 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⑤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④ 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⑤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11.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同盟加强了政治对话和军事合作,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有()
①诺曼底登陆 ②雅尔塔会议
③攻克柏林战役 ④珍珠港事件
①诺曼底登陆 ②雅尔塔会议
③攻克柏林战役 ④珍珠港事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2.
从1946年﹣1977年的31年间,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增长了近60倍,跨国公司飞速发展,造成美国战后这一经济特点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战时的资本积累
②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①战时的资本积累
②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
下列有关欧盟问题的表述,既准确又全面的是( )
①成立于1993年;
②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③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④欧盟的成立,终于使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二战前水平
①成立于1993年;
②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③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④欧盟的成立,终于使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二战前水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代表的是
A.德国人 | B.捷克斯洛伐克人 | C.波兰人 | D.英国人 |
23.
1940年12月罗斯福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波兰 |
26.
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 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 过的那种挑战。”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 )
A.美国经济滞胀 |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
C.苏联的威胁 | D.第三世界的崛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