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3题)
2.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它记录了人类文化的演进历程,鲜明地体现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请根据题意将下列图片中的建筑对号入座(只需填写相应的字母序号)

(1)它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以宏伟壮观的圆顶为主体:________。
(2)它是古罗马帝国奴隶主、贵族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________。
(3)它是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殿:________。
(4)它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________

(1)它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以宏伟壮观的圆顶为主体:________。
(2)它是古罗马帝国奴隶主、贵族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________。
(3)它是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殿:________。
(4)它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________
3.
请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相关内容。
(1)它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它是________。
(2)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是“戏剧天才”,他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是流传至今的名剧。他是________。
(3)《________》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________》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要求
(1)它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它是________。
(2)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是“戏剧天才”,他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是流传至今的名剧。他是________。
(3)《________》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________》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要求
2.判断题- (共4题)
3.综合题- (共3题)
8.
改革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依据“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不问过失,也不问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放逐。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点?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哪一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对西欧中世纪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成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3)造户籍、记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4)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成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3)造户籍、记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4)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哪一国家的改革。此次改革对该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4)综上所述,请你归纳改革与制度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材料一: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依据“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不问过失,也不问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放逐。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点?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哪一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对西欧中世纪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成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3)造户籍、记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4)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成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3)造户籍、记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4)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哪一国家的改革。此次改革对该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4)综上所述,请你归纳改革与制度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9.
依法治国、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我们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材料三:1789年7月14日,法国几十万武装市民群众攻陷巴士底狱——,迫使国家政权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此后十多年法国政治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长期主导欧洲国际事务,不仅为西欧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革命性立法,传播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而且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民族统一。
(4)以上探究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材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某法典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世界古代一部著名法典。该法典是《 》,诞生地位于下图 处(填字母)。
材料二: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我们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举出材料中孟德斯鸩指出的“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的具体史实,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其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材料三:1789年7月14日,法国几十万武装市民群众攻陷巴士底狱——,迫使国家政权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此后十多年法国政治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长期主导欧洲国际事务,不仅为西欧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革命性立法,传播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而且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民族统一。
——摘编自王晋新《欧洲霸权时代(1750——1914》
(3)依据材料指出法国“为西欧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革命性立法”指的是什么?(4)以上探究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10.
有学者认为真正的世界历史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年代标尺是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工具。据此完成以下探究。
(1)如下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在1700年的时间节段填写相关史。

(2)请就1500年、1600年和1700年三个历史阶段,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其对世界发展的作用。(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有何特点?
(1)如下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在1700年的时间节段填写相关史。

(2)请就1500年、1600年和1700年三个历史阶段,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其对世界发展的作用。(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有何特点?
4.选择题- (共20题)
11.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农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 )
A.基督教的传播 |
B.手工工场的产生 |
C.新航路的开辟 |
D.工厂制度的确立 |
12.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就是对古代希腊文明差异的比较与归纳,其中归纳不正确的是古中国与古希腊的差异
差异 | 古中国 | 古希腊 |
地形 | 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河流旁聚焦人口 | 海岸线曲折、多山形、海口多地区彼此独立隔绝 |
适合的经济活动 | 便于耕作,河流可以,适合从事农业 | 海外贸易,适合从事商业活动 |
选择的政治制度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小国富民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摇篮 |
文明特征 | 大河文明(黄色文明) | 海洋文明(蓝色文明) |
A.地理环境不同,中国处于大河流域,雅典地处地中海区域 |
B.社会经济结构不同,中国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
C.政治体制不同,中国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
D.社会性质不同,中国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 |
16.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有关古代宗教方面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三大宗教都创立于亚洲 |
B.基督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左右,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
C.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
D.三大宗教的传播都得到了统治者扶持 |
17.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18.
阿迪加在小说《白老虎》中写道:“印度这个国家在她最富强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动物园,一个自给自足、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动物园……姓哈尔维的人家做糖果;姓牛倌的人放牛;贱民挑粪。”这一描述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印度曾推行( )
A.班田收授法 | B.租庸调制 | C.分封制 | D.种姓制度 |
20.
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21.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写到“我相信,当茫茫大地还处于蒙昧和野蛮阶段的时候,罗马的征服,虽然总是以残酷为先导,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文明的征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②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③罗马帝国的扩张是和平的侵略
④罗马帝国把人类带进了文明社会。
①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②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③罗马帝国的扩张是和平的侵略
④罗马帝国把人类带进了文明社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2.
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
23.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因此,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
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 |
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 |
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 |
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 |
24.
“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皮斯特,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
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
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
25.
马克思曾说:“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豪不加掩饰了。”这反映了
A.殖民掠夺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
B.欧洲殖民者创造了近代文明 |
C.资产阶级文明进程伴随殖民掠夺 |
D.资产阶级生存离不开殖民地 |
26.
《货币》一书载:在英国黄金博物馆中你们可以看到一个国王手上拿着一个金蛋,相应的谚语就是:你需要牢牢掌握一种权力,但也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把手中的金蛋捏碎。这体现出英国
A.国王掌握了裁决权 |
B.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
D.是当时最富强的国家 |
27.
米兰多拉(1463-1494)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中借上帝之口说道:“亚当……你就像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设计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作者的观点属于
A.君权神授思想 |
B.人文主义思想 |
C.启蒙思想 |
D.民主科学思想 |
28.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 B.文艺复兴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
29.
九年级某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都发生于18世纪 |
B.都反抗殖民压迫 |
C.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3道)
判断题:(4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