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9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4

1.综合题(共3题)

1.
小光是红旗中学一年级的学生,每次升旗仪式,他都为《国歌》雄伟的旋律所吸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你能否为小光解答以下问题吗?
(1)《国歌》的曲作者是谁?原名是什么?
(2)这首歌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为国歌的?
(3)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指什么?
(4)今天我们处在和平盛世,这句歌词是否已经过时,谈谈你的感想?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6分)
(2)材料一、二、三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4分)    
(3)从材料三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5分)
3.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如果对你所学了的这段探索历史进行简单小结的话,你会发现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哪些成就的取得?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
(3)“出现失误”指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哪两次重大的失误?请你分析一下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有哪些?从这些失误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至少写两点)

2.选择题(共10题)

4.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积极生产与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勇敢作战的意义是一致的,表现在
A.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有利于土地改革的完成
C.有利于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D.有利于全国的解放
5.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三大战役的胜利
6.
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
A.第一部宪法的颁布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
7.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禁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8.
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全国农村地区B.新解放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9.
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
10.
在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状况是
①、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来
③、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④、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⑤、开始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失误不包括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2.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13.
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的举措有
①、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和平解放西藏
③、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④、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期间卓有成效的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