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小光是红旗中学一年级的学生,每次升旗仪式,他都为《国歌》雄伟的旋律所吸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你能否为小光解答以下问题吗?
(1)《国歌》的曲作者是谁?原名是什么?
(2)这首歌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为国歌的?
(3)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指什么?
(4)今天我们处在和平盛世,这句歌词是否已经过时,谈谈你的感想?
(1)《国歌》的曲作者是谁?原名是什么?
(2)这首歌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为国歌的?
(3)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指什么?
(4)今天我们处在和平盛世,这句歌词是否已经过时,谈谈你的感想?
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该歌曲叫什么名字?与之对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参战的司令员是谁?
(3)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崇高品质?
材料:“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该歌曲叫什么名字?与之对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参战的司令员是谁?
(3)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崇高品质?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11分)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
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2分)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2分)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该事件结束的时间?(1分)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2分)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
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2分)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2分)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该事件结束的时间?(1分)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2分)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4.
今年是改革开放38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此回答:
(1)为纪念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18位农民,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
(2)根据所学内容回答:
①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3)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1)为纪念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18位农民,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
(2)根据所学内容回答:
①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3)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简答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15题)
9.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是选自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首,人民用诗句为武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这件事就是:
A. “二月逆流” B. “四五运动” C. 红卫兵运动 D. 批林批孔运动
A. “二月逆流” B. “四五运动” C. 红卫兵运动 D. 批林批孔运动
13.
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问题是讨论()
A.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B. 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 “两个凡是”的问题 D. “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A.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B. 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 “两个凡是”的问题 D. “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19.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一国两制”构想 |
B.尊重历史与现实 |
C.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D.香港的顺利回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