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读图说史:政协会徽(如下图)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主阶级大团结”的精神。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为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尊敬和缅怀做了一项怎样的决定?
材料二:(如下图)

(2)该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叫什么?这次会议之所以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律文献,请回答该文献是什么?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文献?
材料一 读图说史:政协会徽(如下图)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主阶级大团结”的精神。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为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尊敬和缅怀做了一项怎样的决定?
材料二:(如下图)

(2)该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叫什么?这次会议之所以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律文献,请回答该文献是什么?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___________。
(2)1953年-1956年,我国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___________运动。
(4)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
【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1)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封建_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左”错误,其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___________和“共产”风,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历史认识】
(1)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启示?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___________。
(2)1953年-1956年,我国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___________运动。
(4)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
【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1)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封建_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左”错误,其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___________和“共产”风,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历史认识】
(1)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启示?
2.选择题- (共24题)
3.
“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A.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 B.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 |
C.中共一大 中共十四大 | D.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
4.
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请你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 B.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 D.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 |
7.
对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最早出现的是
A.“还是互助合作好,多打粮食好吃饱” |
B.“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D.“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
9.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
C.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
11.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是会主义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是会主义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①②⑤ |
D.②④⑤ |
12.
一个外国旅游团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①广州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⑤厦门
①广州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⑤厦门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②③④ |
13.
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改革开放以后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资越来越丰富,购物的各种票证也相继取消。该体制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二大 | B.中共十三大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十四大 |
1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有助于解决此困扰的是
A.中共十二大上的相关决策 |
B.中共十三大报告 |
C.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
D.中共十四大相关内容 |
20.
以下学习主题归类不当的是( )
A.澳门回归庆~一国两制首次成功实践 | B.“魔稻”袁隆平~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
C.太空《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 D.戈壁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 |
24.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 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 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