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8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6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工业强国之路。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1,指出我国1952—1957年工农业产品有什么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写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上图,请写出两项建设主要成就。
(3)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
2.
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与不同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不仅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的立场、战略、政策和策略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1949年—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2003年)
建交国家数
8
23
16
62
48
 
材料一: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1)“我们的朋友遍及五大洲”,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什么情况?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重大事件,请根据材料二写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共和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2.选择题(共22题)

3.
抗日战争初期,历城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武装,打击日伪军嚣张气焰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发生在(  )
A.仲宫镇泉泸村B.港沟镇神武村C.彩石镇宅科村D.唐王镇韩家村
4.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这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
①黄继光 ②雷锋 ③邱少云     ④董存瑞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5.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友好和善意,另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以下事件能反映这一“国际环境”的是(   )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土地改革    ③和平解放西藏    ④抗美援朝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6.
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7.
在腾讯网发起的《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中,“1954年宪法”在10件大事中位居第二。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在什么会议上(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首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
8.
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9.
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
10.
“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
①艰苦创业  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
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发展问题,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立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D.开发上海浦东
12.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3G”、“……style”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边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大包干”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3.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    )
A.率军挺进大别山B.指挥淮海战役C.领导改革开放D.香港回归
14.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15.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天才的创造”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B.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的构想
16.
熊猫“团团”“圆圆”已经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那么,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17.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18.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9.
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的消费
20.
下图漫画所示人物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其主要原因是画中人物
A.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参与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21.
通过卫星转播,我们能坐在电视剧旁欣赏到万里之外法国欧洲杯比赛中球星的精彩表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神舟一号”B.“嫦娥一号”C.“东方红1号”D.“长征一号”
22.
下列关于“863”计划相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86年3月,邓稼先等四位老科学家向中央提出了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
B.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C.“863”计划的实施,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D.“863”计划体现了“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宗旨
2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曾经有了粮票才能在街上买吃的(如图).若要出差或探亲,一定要用地方粮票换上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这种现象说明
A.商家做促销活动,鼓励消费
B.市场经济,票证流行
C.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
D.物资匮乏,凭票购物
24.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