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因此它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材料三1945年,***、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下图)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图二人物是谁?他与该校有什么联系?
(2)材料二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陕变”的结局如何?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涉及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共商国家大计”?
(4)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材料三1945年,***、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下图)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图二人物是谁?他与该校有什么联系?
(2)材料二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陕变”的结局如何?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涉及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共商国家大计”?
(4)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剪辫令,要求限期剪辫,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君”。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这两张图片是借助于当时 、 先进技术保留下来的。它们是20世纪初从 传入中国的。
(2)材料一中图三是民国时期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
(3)材料二中“剪辫”“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分别表明了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从中你有何感慨?
材料一

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剪辫令,要求限期剪辫,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君”。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这两张图片是借助于当时 、 先进技术保留下来的。它们是20世纪初从 传入中国的。
(2)材料一中图三是民国时期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
(3)材料二中“剪辫”“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分别表明了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从中你有何感慨?
2.选择题- (共7题)
3.
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屋里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感慨道:“***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A.台儿庄战役 |
B.百团大战 |
C.三大战役 |
D.渡江战役 |
4.
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以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下。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5.
“***与蒋介石见面了。他们至少有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上一次见面可能是在广州,那时蒋介石是北伐军总司令,***则以国民党员的身份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与蒋介石这次见面地点是
A.南京 | B.重庆 | C.延安 | D.北京 |
6.
***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