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7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5

1.判断题(共1题)

1.
科学全面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1)史实: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斗争,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
推论: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
(2)史实:武汉会战是全国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战役,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灭。
推论:武汉会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
(3)史实: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的兵力,居于抗日战争的主导地位,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推论: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
(4)史实:1948年10月,一位战败的国民党军官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推论:锦州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人民解放军有了巩固的后方。(   )
(5)史实: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推论:新的党章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综合题(共2题)

2.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一组问题
材料一: 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根据材料回答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标志是?
材料二: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辞》中说“诚如***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2)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 60年前的这一会晤中,国共双方达成了什么协定?
材料三: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
   根据下列简图回答问题。

(1)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
(2)简图中的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3.选择题(共15题)

4.
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是发生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华北事变D.七七事变
5.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
6.
下列不属于中共七大内容的是
A.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走向什么道路的问题
B.***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C.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D.发出了“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
7.
标语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口号,具有宣传和鼓动作用,许多标语往往还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四则标语能见证我国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土地改革历史的是
A.B.C.D.
8.
***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发动辽沈战役B.发动渡江战役C.发动鲁西南战役D.发动淮海战役
9.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年”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中的事件是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B.“百万雄师过大江”C.北平和平解放D.开国大典
10.
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又一次主力决战,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
A.作战时间
B.作战部队
C.胜利因素
D.战役结果
11.
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面两幅战役地图,从中能提取到这两场战役的相同点有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领导的 ③都是八路军组织发起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2.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13.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B.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C.抗日战争取得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常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15.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
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
16.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17.
1942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A.中国是世界强国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
C.中国会打败日本D.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
18.十九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支出额比例则会下降。我们把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关于恩格尔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个家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大。

②根据恩格尔系数大致可以推知家庭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③居民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保证正常食品需求的情况下,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④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广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提高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手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