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76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

1.综合题(共2题)

1.
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国家和政策连线:(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将与图片对应的字母进行连线)

A一一        ;   B一一        :   C一一        
(2)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针对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三个同学的回答:
甲同学说:“新经济政策开始于1921年①,它将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②、货币关系③直接联系起来,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乙同学说:“1933④开始实施的‘新政’,大大降低了⑤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⑥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丙同学说“改革开放中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⑦展开。1980年,通过深圳⑧、珠海⑨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又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细心的同学们,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犯了一个错误,请将出错处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并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处。
甲(   ) ; 乙(   ) ; 丙(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或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炽,回答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事件是什么?
(9)第二次转变是美国的崛起,试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 (回答一点即可)
(3)“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9题)

3.
下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法西斯的暴行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C.欧洲战场的残酷D.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4.
下表的内容与社会主义运动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巴黎公社革命
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
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暂时形成的局面是
A.
B.
C.
D.
6.
战地记者往往不惧危险,深入战场采访报导,以下报导不可能出现在1945年的是(    )
A.苏联攻克柏林B.雅尔塔会议召开C.日本宣布投降D.中东战争爆发
7.
到1998年,“硅谷”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围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A.战后的美国特别审视调整经济政策
B.战后的美国特别重视改善民生
C.战后美国靠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D.战后的美国特别注最比较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
8.
美国确立美元住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其根本原因是(    )
A.工业生产能力强B.出口贸易额大C.黄金储备最大D.经济实力强大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印度在核工业和航天技术上取得显著成就
B.到1995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9700美元,已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C.1995年,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6000多美元,位居亚洲各国之首
D.日本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一度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10.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A.雅尔塔会议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波茨坦会议
11.
三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有关科技革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断:甲: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乙: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丙: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占80%。他们讨论这一话题的中心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