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新中国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怎样的改造方式?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从材料叙述的现象和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的出现到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焦裕禄、雷锋等就是其中的典型。虽然“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但全国人民在英雄模范精神的鼓舞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艰苦奋斗,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人们是怎样称颂材料中的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的?(举一例即可)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选择题- (共27题)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
B.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 |
C.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
D.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
A.建立和巩固新政权 | B.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决战 |
C.要和平解放西藏 | D.采取公务员考试办法,选拔优秀干部人才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董存瑞 D. 刘胡兰
A.新中国的成立 | B.南京解放,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
C.西藏和平解放 |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
A.土地、农民、新解放区 | B.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美帝国主义 |
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 | D.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
A. 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 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反腐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土地革命战争 |
B.解放战争 |
C.抗日战争 |
D.抗美援朝战争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B.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
C.1973年7月13日,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随之被彻底粉碎 |
D.1976年9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A.保证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 B.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
C.旨在为全国人大普选做准备 | D.体现了民主协商的政治特色 |
部门 | 工业 | 交通运输 | 农林水利 | 文化教育 | 其他 |
投资比例 | 58.2% | 19.2% | 7.6% | 7.2% | 7.8% |
A.优先发展工业 |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
C.优先发展农业 | D.优先发展文化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
A. 建国后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 “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 “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第一个五年计划 | D.三大改造 |
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部分)
年份 | 1949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产量(亿吨) | 1.13 | 1.66 | 1.69 | 1.83 | 1.92 |
A.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
B.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C.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 |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