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今年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清明节期间三明市某班开展了“纪念伟人——邓小平”的主题班会活动,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通过问题设置探究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伟人风采】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1)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2)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构想”成功实践的事例。
【缅怀伟人】
材料四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4)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伟人风采】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1)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2)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构想”成功实践的事例。
【缅怀伟人】
材料四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4)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2.
(9分)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的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邓小平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的?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如何形成的?(3分)
(3)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那些?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4分)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的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邓小平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的?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如何形成的?(3分)
(3)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那些?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4分)
2.选择题- (共14题)
3.
下列史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②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③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大跃进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②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③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大跃进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4.
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国家领导人针对台湾提出的方针和政策的对应中,错误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后,***提了武力解放台湾 |
B.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国两制” |
C.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D.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
5.
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张志军提到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方针 |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7.
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思”“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1.
针对台湾当局“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中央政府的反应是( )
A.宣布断绝与台湾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往来 |
B.对台湾进行了警告性军事打击 |
C.到联合国投诉“台独”分子 |
D.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 |
14.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民族团结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下列哪些事呈现了我国取得民族团结及为了祖国统一制定的方针: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进行改革开放 ③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⑤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进行改革开放 ③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⑤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