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三十九中人教版历史初三毕业班中考复习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765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挢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屠杀,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中日关系。
2.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图二是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哪次?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何时何地与苏美等国共同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4)综上,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15题)

3.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下列选项与“苦难十四年”的开始事件有关的是
A.不抵抗政策
B.逼蒋抗日
C.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4.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下列不是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涉及的人物是
A.张学良
B.周恩来
C.蒋介石
D.李宗仁
5.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诗词中与下图定格的历史瞬间相关的是( )
A.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6.
台儿庄战役后,法国各地媒体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中国的抗战精神也在不知不觉中广泛传播台儿庄战役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是()
A.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C.抗战以来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抗战中的最后一战
7.
***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 重庆     B. 南京 C. 上海 D. 延安
8.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③①②
9.
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  )
A.刘伯承、邓小平B.谭震林、贺龙
C.林彪、罗荣桓D.陈毅、粟裕
10.
(题文)201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威海卫之战
C.百团大战
D.黄海大战
12.
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3.
(2017年广东深圳卷)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
A.八一三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九一八事变
14.
徐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重大战役都围绕着徐州展开。其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与此有关的重大战役分别是 ( )
A.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B.台儿庄战役和淮海战役
C.平型关大捷和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15.
下图是广东华强火柴厂出品的“7·7”火花,其主图为一幅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
各省行政区域,数字“7·7”被醒目地设计在地图中心。以纪念这个民族觉醒的日子。该火花主要号召(   )
A.人民推翻帝制B.民众实业救国C.全面抵制日货D.全民投入抗战
1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B.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17.
能体现中国军民团结抵御外侮的战役有(  )
①血染卢沟桥   ②台儿庄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