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65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9

1.综合题(共6题)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与壮大,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屈辱历史,使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她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材料二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朝鲜于2009年5月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以史为证】
(1)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著名战役,证实材料一歌词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正义之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关注民生】
(3)依据材料三回答,土地改革完成有何意义?
【概括总结】
(4)结合所学说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感悟成长】
(5)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2.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
(3)为了消灭压迫白毛女的旧土地制度,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颁布了一个什么文件?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消灭该制度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1)抗美援朝是哪一年开始的?
(2)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3)参战部队司令是谁?在战争中涌现出那些英雄人物?(至少两个) 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被赞誉为什么?
(4)抗美援朝结果怎样?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强国必先强教,因此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图1
材料二 

图2
材料三 据《新闻晨报》报道:韩国一家电视台报道称,朝鲜可能将于2010年5月或6月进行第三次核试验。韩国这家名为YTN有线新闻的电视台20日援引未具名外交人士的话报道称,朝鲜从2月开始就在为此次核试验作准备,第三次核试验将反映出朝鲜核技术的改进情况,预计在技术方面的成熟程度将明显高于前两次核试验。YTN新闻台声称,美国情报官员近日专门就此事访问韩国并进行了讨论。
(1)材料一中提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一说1954年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的会议是什么?这一会议通过了哪一重要文献?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列举其中的两位。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5.
探究题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关系的调整。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依据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____
6.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

2.列举题(共1题)

7.
列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3.选择题(共29题)

8.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土地归集体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9.
《吉祥哈达西藏大型文化艺术展》2008年12月13日在上海开幕。此次展览旨在弘扬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西藏文化等主题,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西藏自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下列有关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年,达赖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B.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拒绝了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C.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D.1952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和市民的热烈欢迎
10.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人民军队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B.西藏地区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西藏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入西藏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11.
依据统计数字,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新中国的建立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打击投机倒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是(  )
A.开国大典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1951年西藏武力解放
C.土地改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抗美援朝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
13.
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是(  )
A.1949年9月~1953年6月B.1953年10月~1957年7月
C.1954年9月~1959年6月D.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4.
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C.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颠覆新中国的阴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是(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B.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
C.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16.
1950-1952年人民政府在农村中开展的重要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民的(  )
A.工资问题B.住房问题
C.负担问题D.土地问题
17.
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
A.第一部宪法的颁布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
18.
下列诗句(歌词)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土地改革开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⑤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②①④③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③D.③①②⑤④
20.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消灭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21.
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塑,其中一位是***,另一位应是(  )
A.林彪B.刘伯承C.邓小平D.彭德怀
22.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②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土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
④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3.
下列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消灭了地主阶级
24.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各项属于结论的是(  )
A.土地改革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抗美援朝
25.
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抗美援朝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土地改革
2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阅读题。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29.

阅读题。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30.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0<φ< {#mathml#}π2{#/mathml#} ),若f( {#mathml#}2π3{#/mathml#} )=﹣f(0),则ω的最小值为(   )
31.
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  )
A.全国解放B.镇压反革命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
32.

甲、乙两工业基地相比,甲发展经济欠缺的条件是(  )


33.

甲、乙两工业基地相比,甲发展经济欠缺的条件是(  )


34.

甲、乙两工业基地相比,甲发展经济欠缺的条件是(  )


35.

甲、乙两工业基地相比,甲发展经济欠缺的条件是(  )


36.
下列图片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