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酝酿(niàng) 窠巢(kē) 黄晕(yùn) 花枝招展 |
B.彩棱镜(líng) 静谧(mì) 高藐(miǎo) 淅淅沥沥 |
C.莅临(lì) 憔悴(cuì) 澄清 咄咄逼人(duō) |
D.吝啬(lìn) 凄冷(qī) 粼粼(lín) 各得其所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在东海对华采取咄咄逼人的挑衅行为,中国政府再也忍不住压抑的怒火。 |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
C.酷爱足球的黎明今天收到了恒大足球赛门票,他真是喜出望外。 |
D.莫言先生专注于文学创作,持之以恒,终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3.
下列句子中谦辞、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 |
B.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
D.您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表示感谢。 |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C.“不,我不去!”我狠命的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
D.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
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武汉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
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湖北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
6.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2.2亿中小学生将继续通过收看视频节目的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②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新时期的主题是民主和团结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7.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C.《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
D.《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
2.文言文阅读- (共3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欲学,恐已暮矣。 欲______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为______
(3)臣闻之 闻______
(4)如日出之阳 如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小题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欲学,恐已暮矣。 欲______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为______
(3)臣闻之 闻______
(4)如日出之阳 如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小题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9.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庭有树,其上一巢,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喂之,爱甚,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顿足而泣。儿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是乃吾之过也。”
(选自《文言文启蒙读本》杨振中·编写)
【小题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庭有树,其上一巢,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喂之,爱甚,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顿足而泣。儿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是乃吾之过也。”
(选自《文言文启蒙读本》杨振中·编写)
【小题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日呱呱自鸣 日:白天 |
B.旦夕喂之 旦:早晨 |
C.爱甚 甚:特别 |
D.儿亟逐之 逐:追赶 |
A.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 |
B.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 |
C.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 |
D.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 |
A.院子里树上的两只小喜鹊很活泼,每天鸣叫。 |
B.小孩很喜欢喜鹊,说明他很有爱心。 |
C.大喜鹊摔死了,小喜鹊被一个小孩捡到,带回家。 |
D.小喜鹊被猫抓去,小孩没有追到,很伤心。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
(2)太丘舍去 去:______
(3)门外戏 戏:______
(4)相委而去 委: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3】两个称谓“尊君”“家君”指的是同一人,为何叫法不同?你的理解是什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
(2)太丘舍去 去:______
(3)门外戏 戏:______
(4)相委而去 委: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3】两个称谓“尊君”“家君”指的是同一人,为何叫法不同?你的理解是什么?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借你一个微笑
杨保中
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②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③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④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⑤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⑥“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⑦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⑧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子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⑨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后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出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⑩“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成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担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奈,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11)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一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12)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13)“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肠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14)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15)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16)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小题1】本文中,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 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
【小题2】作者在第(11)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一 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答。
【小题3】通读文章,简述题目“借你-个微笑”的深层含义。
【小题4】第⑦自然段写李俊听说“我”要向他每天借一个微笑后,始而“很困惑地看着我”,终而“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由于受叙事方式的限制,这当中作者没有写李俊复杂的心理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李俊,请将你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不超过80字)
借你一个微笑
杨保中
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②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③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④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⑤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⑥“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⑦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⑧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子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⑨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后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出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⑩“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成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担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奈,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11)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一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12)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13)“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肠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14)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15)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16)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小题1】本文中,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 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
【小题2】作者在第(11)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一 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答。
【小题3】通读文章,简述题目“借你-个微笑”的深层含义。
【小题4】第⑦自然段写李俊听说“我”要向他每天借一个微笑后,始而“很困惑地看着我”,终而“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由于受叙事方式的限制,这当中作者没有写李俊复杂的心理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李俊,请将你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不超过8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