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刻关注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究,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1950年,我党在农村进行了什么举措?有什么历史意义?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前,党在农业上又有什么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在农村改革推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③、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党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应注意什么?
①、1950年,我党在农村进行了什么举措?有什么历史意义?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前,党在农业上又有什么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在农村改革推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③、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党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应注意什么?
2.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的阐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材料二:“(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①、说出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②、“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有什么意义?
③、近年来,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和矛盾,你认为我国在对美外交方面应该怎么做?
材料二:“(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①、说出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②、“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有什么意义?
③、近年来,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和矛盾,你认为我国在对美外交方面应该怎么做?
2.判断题- (共10题)
3.选择题- (共20题)
20.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充分说明
A.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A.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22.
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由此,中国开始了
A. 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B.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的伟大事业
A. 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B.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的伟大事业
24.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
B.国有企业的改革 |
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5.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机会,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6.
20世纪中后期,美国有一位在联合国的代表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
A. 万隆会议的召开
B. 中日建交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建交
A. 万隆会议的召开
B. 中日建交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建交
27.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发生在2001年的是
A.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
B.***会见尼克松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0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