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仁县龙市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62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6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刻关注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究,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1950年,我党在农村进行了什么举措?有什么历史意义?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前,党在农业上又有什么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在农村改革推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③、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党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应注意什么?
2.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的阐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材料二:“(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①、说出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②、“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有什么意义?
③、近年来,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和矛盾,你认为我国在对美外交方面应该怎么做?

2.判断题(共10题)

3.
全国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和长期战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4.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6.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国家分裂法》,以立法的形式把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祖国统一上升为国家意志。
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8.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
9.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中国的发展也需要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
10.
200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1997年,中美两国首脑在克里姆林宫签署联合声明,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平等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2.
“神州”飞天、“嫦娥”奔月,成为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标志。

3.选择题(共20题)

13.
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内容的是
A.决定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B.确定国徽
C.通过《共同纲领》
D.确定国歌
14.
1952年的冬天,农民李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项直接相关?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进行了改革开放
C.实行了土地改革
D.西部大开发
15.
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位著名人物的雕像,其中一位是***,另一位是
A.陈毅
B.邓小平
C.刘伯承
D.彭德怀
16.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的是
A.实现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17.
“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这句话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雷锋
B.屠呦呦
C.焦裕禄
D.王进喜
18.
“一化三改造”是人们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基本内容的概括。这里的“一化”是
A.工业化
B.军事化
C.现代化
D.集体化
1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度使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远动
D.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0.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充分说明
A.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21.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D.整风运动时期
22.
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由此,中国开始了
A. 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B.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的伟大事业
23.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A. ***思想
B. “三个代表”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科学发展观
24.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机会,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6.
20世纪中后期,美国有一位在联合国的代表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
A. 万隆会议的召开
B. 中日建交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建交
27.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发生在2001年的是
A.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B.***会见尼克松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8.
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西煤东运,这些项目与下列哪一措施有关
A.小康社会目标
B.西部大开发
C.经济特区的设置
D.发展和谐社会
29.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的上述发言是在
A.与印度政府代表谈判时
B.万隆会议上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上海APEC会议上
30.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新时期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31.
下列人物中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两位科学家是
A. 邓稼先屠呦呦
B. 袁隆平、钱学森
C. 屠呦呦、袁隆平
D. 钱学森、邓稼先
32.
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气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C.住房的室内装修居住环境有明显改善
D.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0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