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
B.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
C.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
D.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
2.字词书写- (共1题)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______)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 插进碧波之中。
(2)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_______)了诺贝尔奖。
(3)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_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4)hào hàn(______)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1)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______)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 插进碧波之中。
(2)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_______)了诺贝尔奖。
(3)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_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4)hào hàn(______)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3.
阅读《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略无阙(___________)处
②或(___________)王命急宣
③属引(_________)凄异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略无阙(___________)处
②或(___________)王命急宣
③属引(_________)凄异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
4.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小题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谁可而为之/为人谋而不忠乎 |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C.国无尉/去国怀乡 |
D.孔子闻之曰/不闻机杼声 |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小题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香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渍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_ 一切抵抗之敌,_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江阴要塞,_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小题1】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文中空缺处填写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小题3】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情况,哪路大军详写?为什么要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最后才写东路军?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香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渍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_ 一切抵抗之敌,_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江阴要塞,_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小题1】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 |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 |
A.击败 占据 管制 封闭 隔断 |
B.击退 攻占 管制 封闭 阻断 |
C.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
D.击垮 攻克 控制 封锁 斩断 |
5.语言表达- (共1题)
6.
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1)__________;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雪,(2)__________,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