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蔡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6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6

1.综合题(共2题)

1.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请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年代表,回答问题。

(1)“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1953年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说出两点即可)

(2)1955年召开的“团结反帝”会议是指亚非(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和1997年“洗雪国耻”的史实。

2.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单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人民网

材料三  1979年4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摘,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材料四 每一个修宪,都是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和理论结品。

(1)指出材料一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材料一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一页”的领导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什么?该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对比材料三中的两则材料,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哪一所有制经济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为什么将它写入宪法?(写出两条即可)

2.选择题(共19题)

3.
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1976年的是(   )
A.林彪叛逃B.周恩来逝世C.***逝世D.粉碎“四人帮”
4.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A.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下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成立环渤海经济区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
6.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
A.王进喜B.孔繁森C.黄继光D.焦裕禄
7.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
A.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B.实现农业合作化
C.完成土地改革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2019年10月1日,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   )
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阶段
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0.
被称为“铁人”的是(   )
A.袁隆平B.王进喜C.焦裕禄D.邓稼先
11.
下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A.“一五”工业化建设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2.
对照1978年与1982年安徽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比较表,你认为,农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粮食总产量(亿千千克)
农业人口均占有粮食量(千克)
农民人均收入(元)
1978年
74.13
314.5
113.3
1982年
96.65
350.0
157.7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B.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
13.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
A.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B.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4.
改革开放中,中国逐渐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5.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16.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综合国力的提高B.政府的重视
C.广大官兵的努力D.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17.
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8.
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9.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很有秩序

20.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科技成就中,在此期间取得的是(   )
A.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制造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1.
米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那么进行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经过多次试验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钱学森 D. 杨振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