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
D.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2.字词书写- (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在《雨的四季》中,作者笔下那或飘yì或缠绵的雨,把它们màn妙的身姿深深印在读者的眼眸中,而那清新、纯净的雨之心、雨之魂啊,却飘飘洒洒滴落在读者心海上,掀起阵阵波lán,荡起层层涟漪。
汉字 |
|
|
| 注音 |
|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
(3)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3】甲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小题4】乙文中友人表明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__,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小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
(3)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3】甲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小题4】乙文中友人表明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__,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小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
B.甲文的主人公是谢太傅,因为开头一句就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时间、地点及主要人物、事件。 |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4.
阅读朱自清的《春》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小题1】请仿照示例依次概括选文所描绘的三幅图景。
春草勃发图→_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__图
【小题2】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小题3】文章善用修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文中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写出了春风给他的感受。请你也用一个比喻句把某一自然景物(如秋风、冬雨等)给你的感受写出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小题1】请仿照示例依次概括选文所描绘的三幅图景。
春草勃发图→_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__图
【小题2】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小题3】文章善用修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文中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写出了春风给他的感受。请你也用一个比喻句把某一自然景物(如秋风、冬雨等)给你的感受写出来。
5.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小题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小题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小题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
【小题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小题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6.
综合性学习。
某班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晓乐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春天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人们强身健体的最佳时机。春天到处生机勃勃,正是人们长身体、增强肌肉的大好时光。进行春季锻炼,可吸入更多的氧气和负离子,改善机体新陈代谢;(A)春光中的紫外线极具杀菌功能,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和成长,能促进人体形成维生素D。春天容易犯“春困”,此时若加强积极的健身活动,就会克服“春困现象”。(B)尤其是整天对着电脑的人,更要注意加强锻炼,防止颈椎病的不发生。
①(A)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可以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否定不当,请你进行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游即将结束,同学们决定返程回家,王薇同学想把春天带回家,所以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你该怎样劝说她不要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班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晓乐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春天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人们强身健体的最佳时机。春天到处生机勃勃,正是人们长身体、增强肌肉的大好时光。进行春季锻炼,可吸入更多的氧气和负离子,改善机体新陈代谢;(A)春光中的紫外线极具杀菌功能,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和成长,能促进人体形成维生素D。春天容易犯“春困”,此时若加强积极的健身活动,就会克服“春困现象”。(B)尤其是整天对着电脑的人,更要注意加强锻炼,防止颈椎病的不发生。
①(A)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可以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否定不当,请你进行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游即将结束,同学们决定返程回家,王薇同学想把春天带回家,所以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你该怎样劝说她不要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