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真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三:2015年2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2015年1月,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为15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1)图一是台湾岛,它曾经被日本占领长达半个世纪,我国是在哪一年收复的?
(2)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3)材料一中图二是什么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4)材料一中图二、图三的出现,得益于我国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
(5)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认真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三:2015年2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2015年1月,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为15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1)图一是台湾岛,它曾经被日本占领长达半个世纪,我国是在哪一年收复的?
(2)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3)材料一中图二是什么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4)材料一中图二、图三的出现,得益于我国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
(5)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
任务一 (梳理线索,归纳史实)
根据提示,填写年代尺上的相关史实。
任务二 (识读图片,感受现场)

(3)图一(人民公社好)、二(快马加鞭赶超英国)中反映我国建设中出现的什么样的严重失误,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评价。
任务三 (研读材料,分析历史)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法》
材料二

(5)结合材料一,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6)1978年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分析材料二的数据,你能说说改革的作用么?
任务四 (思考感悟,学史明智)
(7)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从建国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历史,你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7题)
17.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是
A.五四运动100年时 |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
D.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00年时 |
1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20.
某同学在研究“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时发现,我国国企改革最早选择四川的六家企业进行试点,然后推广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再向全国推开。这一“试点”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 B.扩大企业自主权 | C.实行产权改革 |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6.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分别离开祖国150多年和400多年的香港、澳门终于回家了,香港、澳门分别是脱离了哪个国家的统治回归祖国的
A.英国葡萄牙 | B.英国法国 | C.美国葡萄牙 | D.葡萄牙英国 |
28.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B.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
C.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 | 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