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判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虽然对于美国不抱任何幻想,却仍然希望和美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发出了希望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公函,这一公函也送交了美国驻北平领事馆,美国的反应却是室布继续承国民党政府,美国军方则对是否武力控制台湾的问题反复讨论,并在1950年初达成了出兵台湾的一致意见,只是等待一个借口,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在宣布出兵朝鲜的同时,公然声称“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面对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威胁,***号召全国人民对美国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①新中国成立时,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合法政府,只承认国民党政府。
②***号召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准备与美国斗争。
③美国军事力量侵入台湾地区只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
④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威胁,新中国在***的带领下与美国进行了怎样的军事斗争?结果如何?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虽然对于美国不抱任何幻想,却仍然希望和美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发出了希望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公函,这一公函也送交了美国驻北平领事馆,美国的反应却是室布继续承国民党政府,美国军方则对是否武力控制台湾的问题反复讨论,并在1950年初达成了出兵台湾的一致意见,只是等待一个借口,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在宣布出兵朝鲜的同时,公然声称“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面对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威胁,***号召全国人民对美国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摘编自徐焰《第一次较量》
(1)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上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上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上填”未涉及”。①新中国成立时,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合法政府,只承认国民党政府。
②***号召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准备与美国斗争。
③美国军事力量侵入台湾地区只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
④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威胁,新中国在***的带领下与美国进行了怎样的军事斗争?结果如何?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2.
70年的峥嵘岁月,7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淀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题展开了合作探究活动,请你也加入到他们的探讨活动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巩固政权)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取得成就)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继续探索)
材料三: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单位:%)
(3)据材料三指出,1956年的中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探索失误)
材料五: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以史鉴今)
(5)综合分析上述探究活动,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巩固政权)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从改革前后土地所有制、农民地位以及农业生产的变化,说明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取得成就)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继续探索)
材料三: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单位:%)
年份 | 所有制经济 | ||||
资本主义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私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国营经济 | |
| 6.9% | 1.5% | 0.7% | 1.5%71.8% | 19.1% |
| 0.1% | 53.4% | 7.3% | 53.4%7.0% | 32.2% |
(3)据材料三指出,1956年的中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探索失误)
材料五: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4)根据材料五,概括“大跃进”的特点。(以史鉴今)
(5)综合分析上述探究活动,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3.
***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 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 年的“ 中国新生” 和1978年的“ 伟大转折” ,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 世纪的最后 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 引自《 复兴之路》 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 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 世纪的最后20 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 至少回答两点)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 年的“ 中国新生” 和1978年的“ 伟大转折” ,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 世纪的最后 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 引自《 复兴之路》 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 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 世纪的最后20 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 至少回答两点)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2.选择题- (共30题)
9.
1967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了1.1%;1968年又比1967年下降8.2%;1969年1970年增速30%以上,1976年又下降31%.由此可见,“文革”期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持续下降 |
B.持续增长 |
C.大起大落 |
D.科学发展 |
12.
图中三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
B.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
C.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
13.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被奉为金句的“心灵鸡汤”中“远方”可以指人们心中的梦想。如果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应该是
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
B.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D.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 |
14.
李铭同学要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的“三农问题”,下列文献可供他借鉴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15.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
C.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D.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
18.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20.
中共八大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期间,具有盲目冒进色彩的是:
①三大改造
②提出“调整、整顿、改革、提高”八字方针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三大改造
②提出“调整、整顿、改革、提高”八字方针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24.
读下表,指出导致表中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
时间 | 公有制经济 | 私有经济 |
1952年 | 21.3% | 78.7% |
1956年 | 92.9% | 7.1% |
A.土地改革的实施 |
B.“三大改造”的进行 |
C.西藏的和平解放 |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25.
1959〜1961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D. 抓革命、促生产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D. 抓革命、促生产
26.
他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他就是(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雷锋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雷锋
27.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③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④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28.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 D.废除国有制 |
29.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在这次“最大胆行动”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
A.厦门 | B.珠海 | C.深圳 | D.汕头 |
31.
为了搞好期中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2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 开天辟地 B. 遵义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召开

A. 开天辟地 B. 遵义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召开
32.
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边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