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质量调查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退(kuì)   要(sài)   锐不可(dǎng)
B.然(qiāo)  刻(juān)  屏息声(liǎn)
C.熟(xián)  唐(tuí)   精竭虑(dān)
D.责(jié)   酒(sī)    深痛疾(wù)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燥热   窒息   沥青   合颜悦色
B.黝黑   粗糙   僵绳   正襟危坐
C.畸形   劳禄   匿名   藏污纳垢
D.慰勉   教诲   凄然   为富不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B.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暑假我们去黄山旅游,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弟弟急切地问,一脸兴奋。
B.有一些文章,我们读的时候会流泪;有一些瞬间,我们的内心因感动变得柔软。
C.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发现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浅绿的颜色。
D.初二年级学生会组织了“感动初二”征文比赛,晓萌的作品《瞬间》获得了一等奖。
5.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走入广大的世界, 。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灵动,则人生优雅。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 。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 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许多人心向往之。
①他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
②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
③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亲友或游山玩水
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③②

2.诗歌鉴赏(共1题)

6.
下面对王维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中“直”字与“圆”字,都用的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C.“都护在燕然”和前文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D.纵观整首诗,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表现出诗人的豁达与乐观。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虽乘奔御风    奔:飞奔
C.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
D.属引凄异 属:连接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
B.有时发白帝,暮到江陵
C.清荣茂,良多趣味
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B.第②自然段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突出了春冬之水的湍急,也表现出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C.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D.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即王羲之。②减十岁:不满十岁。③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④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杀。⑤屏:通“摒”,让手下退出,退避。⑥阳:同“佯”,假装。⑦从:同“纵”。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恒置帐中眠   恒:__________
(2)便言逆节之谋 谋: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
【小题3】王右军为什么会被当时的人“称其有智”?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骑自行车翻山越河》,回答后面小题
①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
②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③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那一年我们在菜园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huán)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
④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
⑤有一次,我骑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如果是现在,我更愿意推着自行车,在月色朦胧的秋夜,走在杨柳风里,一步一步地走回故乡,是的,我愿意。可是三十年前,恨不得长出翅膀的我,沮丧地推着车,失瑰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一户还留着灯的人家。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长脸膛,短头发。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其实我自己也会,他坚持要帮我接,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
⑥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三十年前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沙湖公园逛逛。那时候就会想起那一辆黑色永久车,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起我养过的牛、猪、鸡,它们现在在哪里?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
⑦翻山越河的少年时代,我特别不能忘记澴河堤下的那盏油灯。海子诗里讲,“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我就是被油灯祝福过的那个陌生人?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我曾随她回她老家,那天我惊讶地发现,澴河堤下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赫然就是许多年前的惶惶秋夜,我决心下堤修车的那个村子……
(选自2016年5月8日《文汇报》,作者舒飞廉,有删改)
【小题1】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小题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3】结合第③自然段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第⑥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名著阅读(共1题)

10.
名著阅读
【小题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作家____。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此书曾易名为《____》。
【小题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小题3】请根据以下材料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他是南京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那个价值这么高昂的东方人脑袋里到底有些什么名堂呢?
(2)他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现在是苏联远东红军司令。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克星。但是蒋介石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3)他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他的“辈分”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他的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材料中所提及的“他”分别是(1)____   (2)____  (3)____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综合性学习
(材料)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小题1】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小题2】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弘扬书法艺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