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2018一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下册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2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对一位解放军高组将領说:”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于10月15日。
材料二: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現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1951年6月1日开始揪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

——金冲及等《***传》

请回答:
(1)我国采取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高级将领”是谁?我国“出兵”的时间是哪一年?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2.
   材料一:“工业化一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己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

2.判断题(共3题)

3.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军阀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命运,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
荣毅仁的经历成为手工业改造的一个缩影。 ( )
5.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囝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选择题(共13题)

6.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7.已知废旧干电池中的填充物主要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淀粉糊、Mn2O3、ZnO、FeO、汞的化合物等.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拟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部份物质,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8.
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④走过二十年,新的起点是里程碑,伴随着改革春风起,走进了新的时代,⑤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②④⑤
C.⑤③①②④
D.③⑤①②④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10.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评价
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计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人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祛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新时期治时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1.
西藏宗教领袖之一,1949年居住在青海塔尔寺,在新中国成立之际,致电毛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他是
A.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B.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C.章嘉呼图克图
D.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12.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有
①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通过《共同纲领》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
1956年国庆阅兵仪式上,***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看,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说的“飞机”制造于
A.土地改革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4.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5.
观察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侔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1%
19.1%
1956
7%
0.1%
7、3%
53.1%
32.2%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士地改革
C.家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是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世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举措有
①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③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④开发开放浦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该年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局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