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2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5

1.综合题(共2题)

1.
(16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7年8月1日,朱德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负责消灭城里国民学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里的警察……同年9月,***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后来,***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3分)材料显示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最大成果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我国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2)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怎样的改革目标使得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2分)在这一探索过程,我们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2分)
(3)中共对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共同之处?(4分)
2.
材料一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波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图一 1980年的深圳     图二今日深圳
(1)材料一提到的是哪次会议?做出了什么战略决策?起到什么作用?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0多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4)

2.选择题(共19题)

3.有人请客,看时间已经过了,一大半的客人还没来。主人心里很着急,便说:“怎么搞得?该来的客人还没来。”结果一些敏感的客人悄悄的走了。主人发现后越发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走了呢?”剩下的几个客人又都走了。这个故事说明(    )
4.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新中国的建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5.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6.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A.孙中山 ***
B.*** 邓小平
C.邓小平 江泽民
D.江泽民 ***
7.“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形象的告诉我们(    )
8.
小乐用歌谣形式总结了新中国部分成就,不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是(  )
A.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B.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C.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D.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9.
下列事件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新中国的成立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10.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1.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对国内矛盾的正确分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新”的起点是
A.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13.《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对此错误的说法是(    )
14.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5.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写出下列名言所蕴含的道理。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②“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④“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1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设经济特区B.民族区域自治
C.设特别行政区D.一国两制
18.在日常生活是,我们与他人相处不能做的是(    )
19.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21.一位母亲给13岁的儿子买了一部手机作为生日礼物,并以书信的方式与儿子“约法三章”。

亲爱的儿子:

    生日快乐!

    我想你现在肯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而兴奋。你已经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了,所以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是,接受这个礼物的同时你必须接受必要的约束。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你抚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能和现代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理解,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约束。

    ①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合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②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别人的语言:

    ③不能沉迷手机,用手机上网时,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尽量下载一些经典的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

    ④在办公场所要讲究礼仪……

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上约定的话,妈妈只能将这部手机收回!
爱你的妈妈

5月20日

运用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