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美国《时代周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探索出了哪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现?(2分)
(2)哪一历史事件“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材料二中中国“走向民富国强道路”的指导思想又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指什么?进入21世纪,中国更主动和积极融入世界,请举例说明。(2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美国《时代周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探索出了哪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现?(2分)
(2)哪一历史事件“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材料二中中国“走向民富国强道路”的指导思想又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指什么?进入21世纪,中国更主动和积极融入世界,请举例说明。(2分)
2.
中美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美两目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 新闻链接: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结果如何?图1和图2说明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有何重大影响?(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1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国家调整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美两目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 新闻链接: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结果如何?图1和图2说明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有何重大影响?(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1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国家调整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3.
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请读取以下一些图表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后某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电力、钢材制成品、钢、生铁)图

材料二 1958年~1960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2)材料二中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2分)
(3)分析材料三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方面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3分)
材料一 建国后某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电力、钢材制成品、钢、生铁)图

材料二 1958年~1960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2)材料二中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2分)
(3)分析材料三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方面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3分)
2.判断题- (共6题)
3.选择题- (共21题)
10.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有
①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采用公元纪年
①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5.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曾经发行的壹分纸币,这枚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为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这辆卡车就是我们熟悉的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它最早生产的时期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8.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C.“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19.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出现了一道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翅膀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孩子看到了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捅破,让蝴蝶破蛹而出。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不久死了。
21.
***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80年,与深圳一起获得优惠的经济政策而“扶摇直上”的城市是
A.珠海、汕头、厦门 | B.珠海、汕头、广州 |
C.上海、汕头、厦门 | D.珠海、海南、厦门 |
26.
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中错误的是
A.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
D.江泽民:两岸和平统一八项主张的发表 |
30.江西省道德模范胡启初,家住萍乡芦溪县,13岁时因疾病缠身再也站不起来,只得与轮椅相伴。之后的岁月,他与命运抗争,并用还能活动的左手写出长篇小说《又见杜十娘》《情剑归鞘》等作品。他还组建了“守望之家”,用温情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下列感悟中错误的是(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