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1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4/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
材料二: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料三: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1分)
(2)材料一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你认为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蒋介石
(1)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北人民 “苦难十四年”开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你知道的“十四年”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其他历史事实两件。(2分)
(4)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然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分)

2.选择题(共7题)

3.
“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 )
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了北伐任务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C.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佩孚一派军阀
4.

阅读理解:

5.

阅读理解:

6.
暑假期间,常州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考察,其中前往南方井冈山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革命摇篮,星星之火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7.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列资料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8.
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会议
②通过新党章,规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④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
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重要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