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0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走强国富民之路。农民富,国家富。为此政府多次调整农村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和图2

图1《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图2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材料二: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从图1到图2,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变化?
(2)观察材料二,从B到C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有何认识?
2.
材料论述题。
〔材料〕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欺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回答:
(1)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1-2为“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7月13日下午,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从总装配车间开出了厂房……这一年7月,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飞)机……从前连铁钉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亿两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成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小商店,已经变为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或直接变为国营商店。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

2.判断题(共1题)

4.
小历和小史同学游览完福州后,对福州的对外开放产生了不同看法,你认为哪位同学看法错误?请简要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27题)

5.
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6.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髙,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A.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B.日本侵略者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
7.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勇往直前
8.
祖国大陆实现解放和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9.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10.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图诗句中的“一桥”是指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郑州黄河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12.
历史图片是一定时期历史事件的客观反映。下图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胜利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胜利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3.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4.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专家学者遭到无端迫害,反映了当时(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B.没有制定法律
C.国民经济发展缓慢D.“九一三事件”影响恶劣
15.
带领群众与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6.
李师傅“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
B.抗美援朝时
C.土地改革时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
17.
“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 土地革命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誉为“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
下图是某地的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高于其他年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B.“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C.杂交水稻技术的使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
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22.
下图是小历同学展示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A.建国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3.
下列不属于中国梦核心内涵的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公平正义
24.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25.
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B.“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C.“摸着石头过河”   D.“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26.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20世纪80年代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的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7.
“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
A. 珠海     B. 汕头 C. 深圳 D. 厦门
28.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
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A.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C.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30.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31.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人们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获得单车的使用权。这种消费行为(    )

①坚持了绿色环保的消费原则   
②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③获得了共享单车的部分价值   
④变更了共享单车的所有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