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尧塘,河头,水北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98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给材料二中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
(3)请阐述一下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2.
(题文)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社会主义道路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而坎坷。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状况。材料一中的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在这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之一,此变革使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从1953年到1957年,共有596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1949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为30%,到1957年,上升到56%;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5%,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26.4%上升到1957年的48.4%。
(3)材料三所示建设成就的取得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请你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选择题(共10题)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1842——1870年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D.1921——1949年
4.
1951年,除台湾和少数几个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下列事件,对祖国大陆统一极具重要作用和意义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
5.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该材料表明
A.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
B. 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C. 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D. 中国已经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
6.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这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
A.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7.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
8.
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
(题文)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是: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D.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10.
会议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同时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报告,确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强调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此次会议(  )
A.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B.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C.是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
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为了准备历史探究课搜集了下列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周恩来在万隆、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你认为这次探究课的主题是
A.改革与开放
B.内政与外交
C.战争与和平
D.侵略与反侵略
12.
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你在此卡片的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内容,使其完整:
   
时间:1953年底首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D.一个中国原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