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八年级下学期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9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5

1.综合题(共2题)

1.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涉及到建国后哪一运动?依据材料指出该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图1:农民报名入社
(2)观察图1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 “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样的道路?
材料三:
1958—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1958年
20000万吨
1959年
17000万吨
1960年
14350万吨
 
(3)材料三表格中全国粮食产量从1958年到196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粮食产量变化与哪两大探索失误有关。
材料四:该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实行该制度的好处。
2.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哪一事件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探究二:经济建设和奋斗精神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请写出被称为“铁人”的是谁?
探究三: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具体时间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  
——《走进新时代》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6)改革开放富起来后,中共十四大提出什么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探究四:成功经验和感悟
(7)纵观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2.选择题(共23题)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1842——1870年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D.1921——1949年
4.
建国初期,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C.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D.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
下列哪些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请选出来(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采用民国纪年 ④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
下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A.南京解放B.北平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
9.

读图回答问题。

10.

读图回答问题。

11.
中国社全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保护富农的经济
12.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3.
下图为“大跃进”时期的一幅漫画《刻舟称瓜》,这突出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左”倾错误中的哪一错误(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4.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的重点是(  )
A.重工业B.运输业C.轻工业D.农业和商业
15.
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
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
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
16.
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blank#}1{#/blank#},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blank#}2{#/blank#}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blank#}3{#/blank#}。
18.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blank#}1{#/blank#},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blank#}2{#/blank#}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blank#}3{#/blank#}。
19.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20.
我国在建国后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
A.安徽凤阳周岗村B.江苏省华西村
C.河南省临颍县D.安徽凤阳小岗村
21.
改革开放后,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B.实行对外开放C.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D.国有企业的改革
22.
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
A.上海浦东开发区B.海南经济特区
C.广东经济特区D.厦门经济特区
23.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24.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D.“两个凡是”的方针
25.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