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东台七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质检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9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6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A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场运动主要在什么区域开展?它的推行使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B农民报名入社,“社”是指什么?这场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怎样的变化?
(3)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由“分”而“和”的目的是什么?
(4)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政治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材料二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战争,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引自1950年9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的声明
材料三 解放前夕中国社会经济已是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局面。从抗日战争起到国民党政府崩溃的12年当中,通货增长了一千四百多亿倍,物价上涨八万五千多亿倍,人民生活极端贫困。1949年,城市失业工人达400万,农村灾民达四千多万人。旧中国留给人民的是这样一个破烂不堪的“遗产”。
材料四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华丽的转身”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中的“帝国主义”主要指哪个国家?中国政府针对侵略战争作出了什么决策?
(3)材料二中,为摆脱困境,国家采取什么措施扭转局面?这项措施实施的时间、目的和重点各是什么?
(4)这次大会颁布了什么重要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5)你认为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简答题(共1题)

3.
问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写出三件即可)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什么?政策又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选择题(共12题)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1842——1870年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D.1921——1949年
5.
清明时节的扫墓是人们祭祖、缅怀先辈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
(题文)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要了解下列历史事件,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土地改革
7.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二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建立中华民国B.新中国成立
C.土地改革D.香港回归
8.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这段内容介绍的是土地改革的哪一历史要素(   )
A.背景B.经过C.结果D.意义
9.
(题文)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人民公社化B.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10.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首词中的“桥”指的是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修建的时期是(   )
A.1949年~1952年B.1953年~1957年
C.1966年~1976年D.1978年~1992年
11.
建国后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是引导农民(  )
A.开展土地改革B.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以下经济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有
A.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B.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道“世界屋脊”
13.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  )
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
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
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14.
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建设成就是( )
①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②鞍钢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