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96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5

1.综合题(共3题)

1.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联,根据对联内容填空:

2.

   历史专题讲座是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外延、深化和补充。我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本期自主开展了一次“加强民族团结和推进祖国统一”的专题讲座。现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对有关内容进行筛选

(民族团结)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根据什么文献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祖国统一)

材料二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2)材料二、三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谈谈你对香港回归的感想。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3.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2.选择题(共23题)

4.
***是一位划时代的伟人,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下列与***有关的历史事件()
①建立新中国
②遵义会议
③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
⑤重庆谈判
⑥中共七大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5.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遵义会议--解决了陈独秀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共十三大--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部署
D.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
活动课上,小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见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这中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7.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生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8.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9.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是
A.B.
C.D.
10.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11.
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
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
 
A. 人民公社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12.
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A. 高指标 B. 瞎指挥 C. 浮夸风 D. 共产风
13.
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下列不属于三个代表”思想的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念
14.
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①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②企业经营好职工收人就多
③经营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5.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2016年3月20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我国1978年GDP折合美元仅仅为3650亿元,而2015年GDP折合美元则达到10.86万亿元。”我国GDP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劳动力资源充足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城市化速度加快     D. 实行改革开放
16.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7.
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A. 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 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 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D. 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8.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9.用H、O、Na、S四种元素,写出符合事实的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每一项写一个)
20.
握手是一种礼节,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握手更是寓意深刻。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最早与新中国建交B.中美之间隔阂开始消除
C.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D.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21.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

22.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

23.
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耕地较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钱学森
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①“解放牌”汽车
②第一颗原子弹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籼型杂交水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5.
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优秀运动员是谁?( )
A.容国团B.许海峰C.李宁D.邓亚萍
26.
“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 人民生活的提高     B. 医保制度的建立
C. 就业制度的变化     D. 综合国力的提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